鐘麗翔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江西 贛州 341700)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應用,在當前的教學中,基于信息技術興起的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教學當中。信息技術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它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鮮的空氣,在小學課堂中的運用也正呈蓬勃之勢。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進入小學課堂,顯示了它明顯的優勢,它集文字、聲音、動畫、圖形于一體,圖形清晰、動臺感強、速度快、信息量答、信息傳輸質量高、交互性強。但目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仍有不少值得探討的問題,如何正確結合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也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接下來,本文就分析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師巧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小學階段,因為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學習起來十分枯燥,因此很多小學生都沒有學習的興趣。而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具體、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線和角》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線段、直線、射線的圖形,然后在由射線到處角的圖形,一次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將書本上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形象、具體、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一來,就能有效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較為抽象枯燥,特別是教學的難點,如數學概念、定理以及性質和意義的知識,都十分抽象,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講解,小學生們就會因為思維跟不上而無法快速理解并掌握。如果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利用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或事物,向學生講解數學概念、定理、性質和意義,不僅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還能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使概念、定理性質和意義變得更加簡單易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意義,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圖案美——對稱、平移與旋轉》這個章節的內容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理解起來會很困難,特別是旋轉之后的圖形變化以及平移幾格的問題,很多學生都無法掌握,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如游樂場內的激流勇進、波浪飛椅、彈射塔、勇敢者轉盤以及滑翔索道等游樂項目,以此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探討,將這些游樂項目按照不同的運動方式分類,通過分類,引導他們總結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旋轉后的圖像有什么變化,平移移動的方向及數量,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平移與旋轉的具體特點。這樣一來,就有小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并增強學生學習的體驗,促使他們更深刻地了解并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點。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標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增強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探究學習的效果。而要想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動手操作的方法和步驟,以啟發學生發散思維,進行想象和聯想,從而培養并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這樣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學習《隨處可見的形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制作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模型,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為此,教師應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長方體與正方體制作的流程圖,引導學生根據多媒體設備呈現的流程圖學習制作“長方體與正方體”,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對該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綜上,本文從巧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借助多媒體技術解決教學難點、借助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這三個方面,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的策略,希望能為廣大同仁的教學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