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結枝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第二中心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
思維導圖又可以叫做心智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將大腦中的任何想法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便于思路的梳理以及信息的提取。其具有簡單可視但效果極好的特點,使得思維導圖的應用范圍更加的廣泛。小學生不僅僅可以應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讀書筆記、科目筆記、復習功課以及考試的準備,還可以用其來進行雙語閱讀的訓練,培養批判性的思維模式。
首先,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對語文閱讀教材的重點部分進行高效地總結和概括,還可以將內容以單元格的形式進行分類,并與內容主題進行有機融合。其次,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對于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記憶有著明顯的強化效果。小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獨立制作的過程也能更好加深語文閱讀知識的學習印象和理解程度。最后,語文教師也可以在實際課上教學時,利用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將小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課堂上,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培養出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思維導圖的應用,不但可以強化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思維,更有助于教師教學模式的創新工作,進而全面的提升小學高年段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成績。
在小學高年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首要任務就是增加思維導圖的應用程度,強化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和養成語文閱讀的興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小學生捋順教材文章思路的能力,鼓勵及肯定學生提出的想法和問題,并按照文章的主體思路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同時依據事先預習的情況對導圖進行修正和完善。在學生進行課后的復習過程中,可以讓小學生自行根據課上學習的內容對思維導圖進行說明和補充。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給予一些合理的課外閱讀任務來進行輔助講解的工作。
對于小學高年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來說,重視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制作思維導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教材的內容印象,還可以使得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將文中的疑難問題加以標注。并且小學生可以依據思維導圖的繪制高效地進行復習工作,提高文章閱讀的效率,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進行《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工作時,首先,教師可以指出文章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并要求小學生根據文中的重點和難點繪制出閱讀的思維導圖,然后包含感情的進行文章的朗讀。小學生通過文章內容的思維導圖繪制,更好的理解文中石拱橋的抽象認知,對文章的內容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并且通過朗誦的過程,使得文中描繪的場景更加的形象和鮮活,也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文章中的內容。
在實際的小學高年段閱讀教學時,不但要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程度,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興趣愛好,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根據文中內容進行思維繪圖的延伸,并根據學生自身的獨特性對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創新和完善,使得文中的內容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同時,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充分利用語文閱讀思維導圖的優勢,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從而建立起語文閱讀思維的獨特性。注重學生在課上的主導地位,給予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和討論。現階段的小學高年段語文教學工作,不僅僅是單一的傳授閱讀能力和技巧,也應該引導學生培養出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地開發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培養閱讀的習慣,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例如,教師在課上教學結束后,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以便梳理、鞏固、理解課上學習到的內容。當學習完文章后,將相關知識組織成完整的復習系統。思維導圖是一種構建復習系統的工具,也能夠通過節點和連線把由中心輻射出來的各個知識聯系起來,把知識點連成知識塊,把知識塊連成知識網,避免知識在頭腦中毫無系統的雜亂記憶。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在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因為小學生進行繪圖的過程,就是小學語文閱讀的過程,也是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的過程。思維導圖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工作有著顯著的提升效果,不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整體性以及序列性,也能有助于小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并最終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