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琴
(南昌縣金沙路小學,江西 南昌 330200)
情景化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用現實案例或者創造某一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將數學課本上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常識相結合,強調了數學學習的實用性,也提升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隨著情景化教學的大范圍使用,也暴露出這一教學模式短板,因此,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正確認識情景化教學。
第一,轉換師生課堂角色。傳統的課堂上教師為主導,單向傳授知識點,然而新課標要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以及參與度。
第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知識點較難理解,尤其是小學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其想象力、理解能力都將對較低,擋面對難點的時候,學生很容易喪失興趣,甚至對數學學習感到厭煩,最終降低教學質量。因此新課標提出一點要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第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新課標要求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應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能力、思維、習慣的培養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應當重視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動腦思考、敢于質疑等良好的習慣。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讓他們熱愛數學學習、主動思考數學難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將這些習慣與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新課標要求,教師對數學課堂情景的有效構建不僅要注重趣味性和生動性,更要將書本知識與不斷變化的事物相互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了解生活、了解世界。情景的創建也需要遵循多樣化的原則,以最適宜的方式營造課堂氛圍,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小學生的年齡較低,難以接受直白的理論講述,而童話或寓言式的情景往往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其在數學知識上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部分數學知識融入到著名的童話故事或寓言故事中,引發他們的思考。例如在講加減法運算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坐井觀天這一故事吸引學生,設置問題“青蛙在深度為100米的井中,白天青蛙可向上爬10米,而晚上青蛙會下滑4米,青蛙在多少天以后可以爬出井口?”這一問題的提出能夠逐步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數學知識,并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另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多媒體設備與技術應用到課堂上,通過動畫、視頻等方式豐富課堂情景,以聲音與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好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小學生的身心尚不成熟,枯燥的教學方式往往難以讓他們在長時間內集中注意力,而游戲情景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會對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玩樂的心理,在數學課堂上設置游戲環節,讓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悅,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例如在學習倍數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次報數,當遇到3的倍數時以擊掌代替報數,如果有學生出錯,則可以通過表演節目等方式進行適當的“懲罰”,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更能深刻的記憶倍數的相關知識。適當的“懲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學習激情與學習自信心。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游戲比拼,一方面增加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交流能力,為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很多學生認為數學與生活的關聯性不大,因此喪失在數學方面的興趣,不愿意參與數學課程的學習,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教師應當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到一起,創建具有生活化特色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一些水果,設置問題“五個蘋果,吃掉兩個還剩幾個?”或者“六個梨加四個桃一共是多少個。”在例如在講圓錐與圓柱體積關系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準備好一個空心圓筒以及一個等直徑等高的圓錐,用圓錐往圓筒里倒水,看倒幾次可以倒滿。這樣生活化的情景能夠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當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學生也能夠學會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最終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與行為習慣。
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最大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實踐證明,情景教學有利于推動新課標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深入實踐,能夠輔助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情景模式包括創建寓言(童話)式、游戲化、生活化等多種類型,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選擇與取舍,以最佳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提高課堂的效果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