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官祿 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視覺傳達能夠有效凸顯傳統廣告效果,并且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本文闡述了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基本理念及設計實施原則,并提出新時期如何進行創新教學,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推動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課程的有效開展。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眾多內容都是在媒體中進行宣傳與表現的,因此,設計師應當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更好地了解并領悟視覺傳達的基本理念,同時結合項目特點進行實踐應用,在一定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總結。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方面的逐步深化,能提高人們的欣賞水平及藝術設計能力,所以,藝術設計師應當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觀念,能夠符合市場的實際需求,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大膽應用設計元素,有效結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特點,使作品體現出時代特征,從而取得良好的表現效果[1]。
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者秉持產品多元化發展原則,以走入大眾心中為主,有效突破傳統的市場束縛,加強大眾化與多樣性的有效融合;要正確認識到當前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情況及人們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選用圖形與素材,設計具有個性化風格的產品,進而實現大眾設計風格多樣化發展。
視覺傳達藝術創新設計應當充分考慮面向的群體及服務的對象,同時也要符合市場的發展需求,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創新設計過程中,應體現綠色發展原則及個性化發展原則,這樣才能逐步凸顯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理念。綠色體現的是環保意識,指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個性法則應當體現出設計師的獨特理念。同時設計者也應當深入了解產品個性,構建符合社會化發展的藝術主題,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有效融入環保意識,促進社會綠色生態發展[2]。
隨著當前科技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需求層次越來越高,人們的個人觀點及審美訴求逐步得到提升,所以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視覺傳達設計方法開始與媒介融合,將人們的個人理念與廣告進行契合,從而有效地創新設計發展理念。藝術設計主要依靠媒介進行信息的傳遞,使各項信息能夠深入地滲透到個體的思維中,從而達到藝術傳遞的效果。所以,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重視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及社會對事物的多元發展追求,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意思考與設計,如此才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3]。
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當正確認識到藝術源于生活并且也反饋生活,所以必須確保所選的題材貼合生活,能夠秉持藝術源于生活這一原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融入創新理念,必須尋求生活中的靈感,并且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細小事物,逐步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創作出的作品,更符合受眾的多元審美需求。
在現代化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到視覺傳達藝術屬于重點課程,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索。視覺傳達設計是利用視覺符號語言,通過不同傳播媒介傳遞給消費者的視覺圖形設計過程,課程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語言學和美學、藝術學等眾多特征,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專業造型基礎與專業設計基礎、設計理論學習引導學生有效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知識與相關技能。所以,新時期開展視覺傳達藝術創新教學必須緊密貼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社會對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多樣化需求,與時俱進地進行人才培養,將藝術設計與創作有效融合,通過藝術考察與寫生、畢業調研與畢業設計等各類方式,有效培養學生設計能力。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分析,探索如何緊密貼合社會需求培養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人才[4]。
學生只有在實踐探究中掌握一定的知識理論,才能夠增強實際學習印象,所以,學生在學習視覺傳達藝術時,要通過實踐來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教師要充分重視發揮學生的實踐探究熱情,通過將藝術設計與視覺傳達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并且融入實際操作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藝術設計的真諦,從而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靈活性。Logo設計主要是針對企業或團體來進行設計的,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結合視覺傳達藝術,使logo更加貼合企業或團體的文化與思想,有效地進行宣傳。
藝術設計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語言部分,語言部分指利用語言使用戶對作品進行熟悉和認知,從而直接傳遞作品及作品中信息的內容;第二是表現形式,包含一個版式的排版、作品狀態和各項工藝流程;第三是視覺設計理念,主要包含各類信息及與人們感官的契合度。所以,學校教師在開展視覺傳達設計時,要深入地了解藝術設計的各方面需求,從而直接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學習動力。
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畢業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市場因素會對學生發展產生影響,所以在人才培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結合市場的發展需求、行業的需求對學生進行專業化培養;其次,要制定出迎合市場的發展主題,使學生結合自身的發展趨勢進行思考和創造,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交流能力,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市場創新理念。
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視覺設計創作活動中。對于學生來講,只學習傳統的理論知識無法在新時期更好地發展,也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實踐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及認知,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支持和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新時期開展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創新教學,教師必須確保課程設置與教學實踐的有效融合,通過設計與實踐的融合,進一步促進專業知識的有效應用與發展,從而增強課程的實用性。所以,在新時期,學校必須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實現校企合作及產學合作切實發揮好教育優勢;結合行業的發展情況,有效實現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引導;利用科學研究與設計成果創新、圖形創新與藝術設計等各類課程內容,通過實踐引導,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新意識、專業知識及視覺傳達設計能力。
此外,學校應結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就業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人才培育體系,著重體現出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特點,加強專業培訓,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同時,課程設置必須和市場的發展方向有效結合,結合市場的發展需求特征制定專業方向課程群,利用課程群優勢有效覆蓋課程教學范圍,將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課程與科研內容有效結合,著重突出知識模塊及課程群重點課程教學,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有效建設。
當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有效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進一步創新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項目導入教學法、微課教學法、校企合作教學法與其他方式教學法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與創意探索。
例如,在教學《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課程時,教師應當有效結合課程內容設置綜合性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入思考與探索,鼓勵學生提高自主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校應加強實驗教學與實習基地的有效融合,通過校企合作交流,進一步整合理論與實踐思路,通過專業設備地更新及技術的優化,著重健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教學實驗室功能。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各行各業的有效進展。在視覺傳達創新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改變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秉持創新理念。同時高校也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后備支持,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相應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