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樺 云南藝術學院附屬藝術學校
舞蹈教育對于舞蹈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很嚴格的要求,學生如果身體發育完全之后,想要嘗試學習舞蹈或者是專門從事有關于舞蹈教學的教育工作,難度很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舞蹈的素質教育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在芭蕾基訓中。芭蕾基訓課程的目的就是通過芭蕾教育學習的課程形式,提高舞蹈專業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從而提高舞蹈專業學生的舞蹈修養,塑造舞蹈專業學生的藝術風采。
舞蹈教育對舞蹈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如學生的上下身比例、體長、身高、體重等。由于舞蹈專業對人才的身體素質要求和學習舞蹈的年齡限制要求,通常挖掘出的適合的舞蹈人才都是低年級的學生。但是,現如今我國少兒舞蹈興趣普及的教育工作做得不是很好,基本上少兒舞蹈的興趣培養渠道大多都是依賴于課后班,學校并不是很重視舞蹈的素質教育。而一些舞蹈課后班的學習,往往會因為加重學生學習負擔或存在功利化,導致舞蹈專業學生對于舞蹈素質教育學習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舞蹈素質教育的發展。
當前,很多學生的興趣愛好往往是存在功利性的,家長為了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培養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如藝術、奧數、作文、體育等。我國一些專業特長比賽,并沒有在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有所體現。學校對學生素質教育差異化的重點在于因材施教,發現學生的特長,也就是天賦[1]。比賽的意義是為某專業發掘人才和儲備人才,專業特長有著比賽,學校卻沒有學習的科目。學校應該是發現并且挖掘學生擁有不同天賦特征的場所,并且對其加以教育培養,為一些藝術專業領域提供新鮮血液。
對于舞蹈素質教育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僅要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十分重視訓練起始階段的素質教育。在我國的舞蹈素質教育中,部分教師注重軟開度,部分教師注重轉翻技巧,但是舞蹈素質教育是個綜合體,不能以偏概全。芭蕾基訓在舞蹈素質教育中,重點要培養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及綜合基本功,為學生成為一名標準的舞蹈演員夯實基礎。
芭蕾基訓在舞蹈素質教育中對學生的啟蒙教育十分重要,是專業舞蹈演員終身的基本功訓練,如樂感培養、身協調性的訓練、軟開度的基礎訓練。
芭蕾基訓課程一般在舞蹈專業學生的少兒時期開展。舞蹈專業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身體處于成長發育時期,在此階段進行芭蕾基訓,對于學生的形體儀態有一個很好的規范。年幼時期的學生,在課業較重的前提下,缺乏日常的體能訓練,會有一些來不及糾正的生活習慣,產生端肩、O型腿、X型腿、駝背等形體問題。芭蕾基訓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的形體問題,讓學生們在訓練中保持挺胸、抬頭、收腹,訓練學生們的身體形態。
芭蕾基訓不僅對學生的身體形態有很好的規范作用,而且對學生的氣質培養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芭蕾基訓給予舞蹈演員一個思考的平臺。要想從芭蕾表演中感受到高傲的美感,學生必須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以及嚴格的訓練,才可以在舞蹈動作當中有所體現。芭蕾舞蹈的表現形式對舞蹈演員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表現在對舞蹈演員表演的表現力方面,如果舞蹈演員在舞蹈中不能夠完全理解角色的情感,那么表演的內容就不會完整地展現在舞臺上,無法給予觀賞者最美的藝術欣賞。芭蕾基訓給予舞蹈演員美感追求,并且要求其將美感從自己的身體儀態、舞蹈動作等表現出來,芭蕾基訓的最開始就是要求舞蹈演員學習如何理解美,如何訓練美,如何表現美[2]。芭蕾基訓不僅僅是一味地蹲、擦地、小跳等,簡單枯燥的基礎動作可以反映舞蹈演員的表現力與舞臺表現風格。芭蕾基訓對學生的身體控制要求十分嚴格,不僅僅是單一的收緊身體,在收緊身體的同時還需要放松肢體,收緊身體的目的在于舞蹈演員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做到收放自如,放松肢體的目的是讓舞蹈演員的動作舒展,具有美感。舞蹈演員要在這兩者之間追求一種平衡美。
芭蕾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理解與表現,但是無論怎么說,芭蕾的基礎都是一樣的,這就對芭蕾基訓跨域不同文化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學生可以跨域不同文化去學習、欣賞不同文化的芭蕾表演舞蹈形式,不需要提前學習一種語言或者了解另一個國家的文化。舞蹈演員會從芭蕾的舞蹈動作中體現出本國的文化底蘊,無論是一些芭蕾的表演技巧,還是芭蕾的風格氣質,通過相似的基礎動作,都可以在舞蹈中得到很好的展現。其看似簡單相同的訓練背后,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和人文氣息。芭蕾由淺入深的特點是芭蕾舞流傳百年不倒、越久越經典的原因之一[3]。
舞蹈專業學生通過芭蕾舞蹈表演去欣賞異國文化,可以開闊自身的眼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在文化課學習的課余時間,可以通過芭蕾舞蹈表演熏陶自己的藝術情操,舒緩身心,緩解來自文化課的學習壓力。芭蕾基訓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調節學生的心態,使其減少負面情緒,擁有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與此同時,一部分對于芭蕾表演十分有興趣的學生,會在芭蕾基訓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掘出自己的舞蹈天賦,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芭蕾基訓,重視芭蕾的藝術表現,成為對芭蕾感興趣的專業人才,他們不僅發展了我國的芭蕾舞蹈事業,還促進了我國舞蹈藝術文化向多元化進一步發展。
第一,舞蹈素質教育可以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意志品格,不僅在芭蕾基訓中可以滿足學生在年幼時期的好模仿、好動、好奇的天性,還可以對舞蹈專業學生意志品質進行鍛煉,培養他們戰勝困難的決心與自信。
第二,舞蹈素質教育可以引導舞蹈專業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當前我國獨生子女是現代家庭中的絕大多數現象,獨生子女教育問題也是教育中的一塊難啃的骨頭。舞蹈素質教育中舞蹈排練的形式,尤其是芭蕾基訓中集體舞的排練,可以進一步加強舞蹈專業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消除了舞蹈專業學生的特殊化心理,促使舞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4]。
第三,舞蹈素質教育可以改正舞蹈專業學生的不良姿態,增強舞蹈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舞蹈素質教育是對舞蹈專業學生的全身進行訓練,尤其是對一些身體正在迅速成長發育的年幼舞蹈專業學生來說,舞蹈素質教育可以對他們的身體儀態進行矯正,在矯正的同時,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氣質,有助于他們增強身體素質。
第四,舞蹈素質教育可以弘揚芭蕾文化。舞蹈素質教育包括賞析優秀舞蹈作品,賞析優秀芭蕾舞蹈作品可以幫助舞蹈專業學生進一步理解美,可以幫助舞蹈專業學生了解文學藝術作品,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使舞蹈專業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舞蹈的魅力,加深對芭蕾舞蹈文化的掌握。此外,在學生賞析優秀芭蕾舞蹈作品的同時,舞蹈素質教育還能鼓勵舞蹈專業學生在繼承芭蕾文化的同時,將文化創新并且發揚光大,從而達到弘揚文化的目的。
1.芭蕾基訓與音樂素質教育的結合
芭蕾基訓中音樂必不可少,芭蕾舞蹈一定要在音樂伴奏下進行表演,同時音樂還可以進一步提升舞蹈演員對舞蹈的表現感染力。舞蹈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對于雙方而言,都是很好的延伸與補充。由于舞蹈素質教育和音樂素質教育的親密關系,雙方相互結合可以更好地展現芭蕾舞蹈的綜合藝術魅力,使學生情緒感染,增強學生對舞蹈素質教育與音樂素質教育的學習積極性。
2.芭蕾基訓與美術素質教育的結合
芭蕾基訓與美術素質教育的結合,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體現在芭蕾舞臺的美術展示上。舞臺布景、舞臺燈光、舞美道具、舞臺服飾、舞臺化妝等都是舞臺美術展示的組成部分,并且這些也是一部優秀的芭蕾舞蹈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舞臺美術通過舞臺,展現舞蹈作品中的人物造型、人物思想感情、人物所處的環境及時代等,推動舞蹈作品的情節發展,同時加深觀賞者對舞蹈作品的認識。
3.芭蕾基訓與文學素質教育的結合
有很多的芭蕾舞蹈作品都是由文學作品進行改編而創作出來的。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是可以用身體姿態和舞臺情境,將文學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刻內涵展現出來的。理解芭蕾舞蹈作品的前提就是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反之,學生通過對于芭蕾舞蹈作品的展現,也可以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綜上所述,舞蹈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結合舞蹈素質教育中芭蕾基訓的教學特點來促進我國舞蹈素質教育的發展,為我國的舞蹈藝術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