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雯 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通常都是將“圖”作為傳達設計者意愿的主要載體,包含在藝術設計、在信息傳遞藝術的范疇之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應用的非常普遍,在很多行業中都能有所體現,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主要是將西方的時尚元素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很少會運用到中國傳統元素。近年來,視覺傳達設計中越發廣泛地運用我國傳統文化,而且都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成效[1]。本文將介紹如今的視覺傳達設計和我國傳統文化間的關聯,同時探討了將兩者進行有效融合的實施策略。
在當今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未來的主流趨勢將會是設計數字化,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課程也在不斷地進行優化[2]。特別是現今計算機技術普及得越來越廣泛,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設計的原本面貌,進行設計最得力的輔助工具變成了計算機。結合目前情況分析不難看出,目前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對計算機教學有極強的依賴性。對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雖然能夠幫助提升其軟件使用水平,與此同時卻也會致使其手繪能力大不如前。從中也反映出了一定的教學問題,雖然在視覺傳達教育課程中運用數字化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軟件的使用水平,但同時也會限制學生創造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導致其很難得到進一步提升,而這也是現今視覺傳達教育中最大的弊端。
在現今的視覺傳達教學過程中,明顯的弊端之一就是缺乏我國傳統文化素養的滲透。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是利用信息、圖案、色彩等將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更形象地展示出來,通過對作品進行專業的設計,使觀看者有更加直觀的感受,能夠進一步領會到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就視覺設計來說,文化是設計的必備基礎,以文化為基礎進行設計不僅能在視覺上給人更加直觀的感受,同時也能夠使人感受到設計層次的提升,使設計作品甚至能上升至通過語言來表達的理念,此種作品才能夠使人感受到心靈上的觸動。
實際上,視覺素養也可叫作視覺傳達,通常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視覺對象,讓設計者與觀看者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因此對于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來說,前提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被教育與教育者這兩者均具備一定的視覺素養。如果視覺設計者的視覺素養高,那么其作品必定能夠蘊含更深層次的文化含義,從而使人感受到更多的文化元素,通過對作品進行分析能夠發現其中的文化內涵,從而有效提升自身設計作品的藝術價值。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如果能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合理地融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設計者將創意的切入點進行把握,通常可以從社會、文化這兩方面入手進行切入,找尋能夠影響個人設計的要點[3]。在對學生進行設計教育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習慣依從自身主觀態度,這時教師要及時予以糾正,引導學生在看待任何事物時都能夠秉持著客觀的心態。特別是在運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學生必須要做到接受過去的文化,同時具有積極創新的精神,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能夠以全新的視角進行審視,從而逐漸構建出自身更加敏銳的知覺。在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時,學生應該積極找尋傳統文化的創意切入點,如此才能使學生在對不同事物進行設計時,實現更加自如的設計連接,通過實現更加自如的轉化設計,從而將以下幾個方面元素進行有效連接,包括心靈、設計的目的與方法、個人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在對不同的事物進行連接時,就能夠逐漸感知到事物發展所具有的新意向。
在我國,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如果在當今的視覺藝術發展中不斷與民族文化元素相關聯,必定能使我國文化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時,相對來說更加備受關注的就是設計的創意,如果在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那么就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新設計思維。由此可見,只有在日常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才能夠使學生創作出更加具有核心創意的好作品。在實際的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設計作品的議題,想要確定設計作品的議題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對設計者來說,首先需要進行設計定位思考,設計者通過明確的設計定位來獲得最有創意的表達方式。一般來說,作品的設計定位訴求通常都是敘述形式的,但也可以將語句轉變為創意理念,只是需要花費更長時間再進行磨合。同樣的,想要表達自身設計理念也必須通過多個角度來選擇表達方式[4]。就目前設計定位來說,設計者自身創意感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著設計作品的好與壞。不難看出,對于視覺設計傳達來說,設計定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是從創意開始的,因此想要掌握議題的核心即是做好設計定位的最首要因素。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際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過程中,可以利用SWTO分析法——營銷中應用非常廣泛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確保所傳達信息的完整性。最關鍵的是,需要保證在傳達過程中不會引起歧義。不同于其他設計,對于視覺傳達來說,其設計目的非常清晰,就是要以現有的視覺媒介為依據,將設計者的設計理念更為形象地表達出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從策略層面入手,逐漸將所傳達的主題表達出來。
另外,設計者需要更加重視研究自身的溝通動機,換句話說就是“為什么要進行傳達”,通過指導作品所要傳達的意圖,從而獲得最終傳達的對象和目的。在完成以上幾點的基礎上,還需采取一定的行動策略。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傳承視覺審美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同時在設計案例中將核心的議題進行反饋。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在對作品進行設計的這一過程中,教師務必要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但切記不能憑空捏造,將設計文化元素引入到視覺傳達中。
對于我國傳統文化來說,其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在進行實際教學之前,需要先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導,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與設計內容相關的議題,要求學生掌握如何對設計方案進行整體的規劃,其中包括設計預算、設計背景、設計構思、設計場地等,在對上述因素進行全面掌握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設計[5]。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角度來看,需要將其中的精華汲取出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文化精華展開設計理念,還需要對設計中可能出現的限制因素進行全面思考,從而更好地落實下去。就目前的視覺傳達設計來講,著手研究的方向可以從傳統文化開始對其進行構思,對于設計者來說需要逐漸形成自己的創意設計,設計出融合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層次作品,由此才能夠在推動我國目前視覺傳達設計的基礎上,使其邁向新的高度。
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文化底蘊極為豐富,而這恰好能夠作為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素材,因此兩者之間建立聯系必定能產生驚人的藝術設計效果。如今,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國家也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這對于視覺傳達設計來說,也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設計者需要不斷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不斷通過精華部分豐富自身視覺設計的內容,從而使設計出的作品更加具有人文情懷,從而更能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過程中,務必要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視覺傳達設計相關聯。在對學生傳播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挖掘文化中具有的特色,從而不斷將自身的視覺傳達設計內容豐富起來。這不僅能夠使設計者本身具有更好的文化素養,也非常有利于設計者今后的設計創作。由此可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將傳統文化融入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在今后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需要將兩者之間的聯系進行充分的把握,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慎重篩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由此使我國的視覺傳達設計更添光彩。
綜上所述,在我國當今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存在著許多教學問題,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其中傳統文化素養的缺失是存在的最大問題,該問題會導致學生沒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從而無法在自身作品中投入創作靈感。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需要加強將傳統文化滲入其中,使學生具有更高的文化素養,從而也能夠促使學生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自身的創作設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