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靚 華東交通大學藝術學院
可持續發展是指符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正確、長期的發展觀。它要求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發展不應損害其他地區或國家的正常發展,進而使人類能夠持續、科學、穩定地發展,也體現了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道路與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密不可分,它要求人們改變原有的生態觀念,糾正錯誤的生態觀念,以此來實現和諧發展。我們應該適度利用可再生資源,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不斷開發新能源,從而不破壞維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環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對城市的喧囂感到厭倦,開始偏愛自然景觀。因此,旅游街的規劃和形成應充分利用道路沿線的自然景觀,將道路與周圍環境完美結合,將現代材料與區域資源、地方特色相結合,塑造景觀,使游客在廣闊的自然景觀中獲得無限的精神滿足。
旅游公路沿線的景觀應體現歷史文化和標志,使旅游者加深對歷史的了解,這也是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延續。民族信仰、民間歷史、民謠、民間習俗等,都體現了人們的風俗習慣,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地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單一,俱樂部越來越受游客歡迎。因此,研究和保存區域特色是延續區域文化遺產的重要手段。
長白山鴨綠江公路邊坡多為天然植物覆蓋,人工痕跡少,植物生長自然,生態意識強,但仍需進行合理的人工干預,如一些坡度植物過密,甚至延伸到高速公路上,影響了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在旅游高速公路系統的建設中,相關人員應整修高速公路本身的坡度,以保證行車安全;在非建設高速公路設計的早期階段,應考慮儲存問題。
有時,高速公路穿越山區需要修建,否則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中,相關人員必須進行翻修,從斜坡開始,放慢爬升速度,延長視線,同時要結合現狀和景觀廊道進行爬升設計。
中央分車帶位于旅游公路的中間部分,起到交通分割、交通管理和燈光控制的作用。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中心支線相對狹窄,寬度一般為2~3米。X098是長白山鴨綠江環線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比較狹窄,暫時達不到長白山鴨綠江公路規劃設計要求。為解決道路養護問題,設計人員應該在中央分隔帶部分設置一個開口,一般在兩公里外的中央路口也設置一個開口。
不同寬度的分車帶,應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在美國,人們認為只有當分車帶之間的距離大于12米時,它才能真正起到分隔交通流的作用。此時,綠化種植不能考慮防眩光。對于植物選擇應注重樹種的篩選,選擇適應性強的地方樹種,如具有抗性強、易管理、吸塵、觀賞價值高的常綠樹種和棕櫚科植物。
在旅游公路立交橋景觀設計中,立交橋場地最大,場地條件最佳,景觀可塑性很強。立交橋是旅游公路交叉口的出入口,其景觀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在設計中,我們應該尊重自然元素的存在(如溪流、濕地、樹木、巖石和感興趣的地方),以便用設計語言表述它們的存在,而不是用設計技術來掩蓋它們的存在;同時,盡量避免干擾破壞生態環境,與自然相結合,與原始地形地貌和諧統一。立體交叉區域的景觀設計必須滿足視覺舒適性和視覺進入的要求,才能滿足審美和安全的要求。
為保證安全視距和行車的通暢,不得在互通式立交側彎處種植高大茂密的樹木,以免遮擋視線。但可種植一些小喬木或灌木,這樣既能引導行車方向,又能保證行車安全。
本文以長白山鴨綠江旅游公路建設規劃設計為依據,通過理論研究和文獻綜述,對旅游公路景觀的相關概念進行了辨析,客觀分析了鴨綠江旅游公路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實地調查,對鴨綠江河道旅游公路景觀建設進行了探討;根據長白山鴨綠江的實際情況,對吉林省的資源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旅游公路景觀廊道進行了分類;針對不同類型的景觀廊道,探討了不同類型旅游公路景觀設計的宏觀路徑選擇方法,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