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芳芳 哈爾濱理工大學
龍江地區有著深厚的工業文化歷史,不僅創造出豐厚的物質基礎,同時也締造了如鐵人精神、石油文化、大慶精神等具有深遠影響的精神文化傳統。
大慶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之一,其內涵包括“愛國、創業、求實、奉獻”,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非常高的契合度,同時也是重要的紅色文化資源。我們有必要讓這種精神繼續延續。
“鐵人”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社會送給石油工人王進喜的雅號,而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質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的精神面貌。鐵人精神內涵豐富,包括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科學求實精神、埋頭苦干的忘我精神。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結合當前社會與文化的發展現狀,重拾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讓紅色文化與時代結合,能激勵新一代的年輕群體在生活、工作、學習中傳承歷史,繼往開來,進而讓更多的人發揚龍江傳統精神文脈,形成文化自豪感。
這些優秀的精神文脈正是龍江工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工業遺存空間則是龍江工業文化的有形部分。這些老舊的空間承載著一代代建設者們的偉大夢想。反過來,這些工業遺存空間也就成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工業文化的有形代表。因此,這些傳統精神文脈的傳承成為遺存空間再生的重要精神力量。
依據舊空間的結構特點,我們可以因地制宜的進行改造利用,如建設鐵人精神主題公園。重點是將大眾公共文化空間置入原先廢棄的舊廠房、舊空間,除了公共空間外,還可以引入主題書店、文化周邊產品、創意空間、教育機構等與文化相關商業機構。出租空間的收入將作為公共空間及整個園區的維護基金,從而帶動自循環生存模式。業態形式的多樣性、綜合性可以形成一種復合效應,當園區舉辦文化活動時,各個商家都可以參與其中、發揮作用,進而帶動多方位全面協調合作,促進園區整體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硬件方面,我們可以增加戶外公共藝術作品,特別是具有互動性的裝置作品,以提高空間的趣味性,提升大眾的休閑活動以及旅游參觀活動中的可參與度;同時,還應增加大眾休憩空間的面積,盡量開放入駐商家的空間,減少私密空間面積,這樣可以讓游園的人有足夠的游覽空間,促成高質量的交流活動。
另外,我們還要增加園區及商家的主題性活動,好的參與度和定期的活動會提高大眾對整個空間的關注度和好奇度。這些主題活動都可以與龍江精神進行很廣泛、深刻的連接,這不僅能提高人們對傳統精神文化的多元了解,還能豐富市民文化,提高市民素質。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政府、企業、文化機構、高校、社會團體等多方資源共同努力,共同打造空間品牌文化。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以創造力為核心,以營銷知識產權為主要內容的新的文化傳播方式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當前許多城市都以自身地標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精神文化傳承、地方特產等為基礎,設計出自己的城市文創品牌形象。這樣以歷史文化精神為內容,以商品為載體,呈現為旅游紀念品,成為城市對外宣傳的重要載體,是當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宣傳手段。
龍江地區有著優秀的精神文化傳統,非常具有開發價值。例如,把鐵人精神進行視覺化設計,形成主題深刻但又饒有趣味的視覺形象,并運用到文化產品、旅游紀念品,或者結合地方特色產品進行包裝設計。這樣既塑造了自身的城市形象,又促進了商業行為的進行,更重要的是將鐵人精神融入大眾生活中,也是對龍江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實踐。新時代、老空間、新樣貌、老傳統都得到了充分的呈現,將經過創意設計的視覺形象融入各種商品中,這樣的產品在工業遺存空間的存在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
工業遺存空間的再生是一個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與制約的綜合性工程,以文化為撬點的策略重點是挖掘龍江地區優秀的文化傳統,提升大眾在意識形態上的認可,這樣能得到更多的關注與認同。豐富的文化活動提高了公眾的參與度,也提升了空間的活力。有人氣自然有生機,老傳統、新形象在于吸引年輕群體的參與,這樣社會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就都參與到空間中,從而提升其生存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