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吉林工商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高校教師在高校的管理制度中,重義務規定而輕權利保護。由于現有法制仍不完善,作為相對弱勢的群體,教師權利被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構建一套較為完整的高校教師權益保障機制,對于依法治校,保障教師合法權益,維護教師職業尊嚴,保證高校教育教學質量,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育法治背景下的高校教師權利保障應做到以下幾點。
我國法律律沒有明確高高校教師的法律地位。在實踐中高高校教師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受《公務員法》調整,同時教師聘任制決定了高校與教師之間存在雇傭關系,然而因教師本身職業具有特殊的公益性與公共性質,導致高校與教師之間既有民事法律關系,又存在行政法律關系。因此,“將教師作為特殊的公務員和特殊的勞動者看待、原則上關于教師的權利義務和權益保障適用特別法律規定,在法律無特別規定時,適用《公務員法》和《勞動法》的一般規定”高校教師的法律地位與相關法律的適用有著直接關系,是權利救濟方式所依據的基礎。這種觀點相對最適合于界定教師的法律地位,能夠比較全面地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在具體操作上,可考慮通過專門的教育立法,區分教師與一般勞動者的概念,并對教師的權利、義務和管理作出更加細化的規范,尤其是與每位高校教師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教師聘任制問題與職稱評定問題,急需有更加具體的法律依據。
高高校教師權利屢屢收到侵犯,這不僅涉及到教師自身的利利益問題,還牽涉到學校和社會的公平性,更決定著教育所擔負的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使命是否實現。為避免高校教師行使權利的過程遭遇尷尬的境地,保證學校管理者能依法依規進行決策、管理,必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切實可行的權利保障制度。建立公開、民主、科學的決策機制。2013年1月16日教育部發布的《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對師生在參與學校管理、行使監督權力、實現自我發展等方面的權益給予了制度保障,強調積極落實教師、學生的主體地位。
充分有效發揮其保障教師權益的作用。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教職工工代表大會制度,切實保障教師權益,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凡涉及學校的重大改革事項和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都應該經過教師代表充分審議,經教代會審議通過后再頒布實施。
二是注重高校紀委、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作用。學校紀委主管全校黨的紀律檢查工作,負責監督學校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等;負責糾正學校不正之風;負責查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以及違反政紀的行為,做出或提出給予行政處分的建議;負責受理黨員的控告和申訴;保護黨員和教職工的正當權利和合法權益。
依法治校的重要前提是轉變觀念,樹立法治意識、以法治觀念指導高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只有高高校管理者和教師牢固樹立了權利意識、法治觀念,教師的權益才能在高校運行的各個環節中得到切實保障。一是深入學習保障高校教師權益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規范性文件。這一系列法律法規文件為保障教師權益做出了明確規定,高校管理者和教師都應當認真學習領會,以便學校管理者在決策、管理過程中能充分重視和考慮。二是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把依法保障高校教師權益融入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
高校教師是高校的主體之一,高校教師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是學校落實憲法和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是高校平安、和諧發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全面依法治校,必須切實尊重和保障教師的權益。高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及質量的提高主要是通過教師來完成的。教師在科教興國、培養人人才中的基礎性作用是不可質疑的,全社會都應當尊重教師。然而忽視和輕視教師的地位,侵犯教師權益的現象仍屢屢發生,其結果是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進而直接影響了高校教育教學任務完成的質量。如何提高高校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心情舒暢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在學校的規章制度中落實教師的權利,加強教師基本權利的法律保護,就是一條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