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聯俊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渭南714000
每年六月底、七月初是都是高校大學生的畢業季,畢業離校是畢業生在學校生活的最后一段時光。因為分別、就業或者升學等因素的影響,畢業生離校時很容易出現憤怒、焦慮、傷感等情緒,甚至是出現破壞公物、無事酗酒、打架斗毆等不文明行為,嚴重擾亂公共秩序,從而影響文明離校工作的順利開展,加強對畢業生的情感教育可以比較有效地應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優化畢業程序、創新畢業教育內容和畢業典禮程序,開展畢業典禮簽名儀式、畢業晚會《禮·別》等,增強儀式感,強調紀律性,突出人性化,確保畢業生有序、安全、文明離校,從而加強文明離校工作中的情感關懷,爭取營造惜別的氛圍,達到對畢業生進行短期情感疏導教育、感恩教育和人文情懷教育。
畢業季的到來,意味著朝夕相處三年的同學即將離別,多數學生心中充滿不舍。有的學生因為個人情感問題,認為“畢業季就是分手季”,畢業聚餐難免借酒澆愁,傷心落淚;也有部分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參加專升本考試未能所愿,和如愿以償的同學相比,心中難免會有一定的落差感,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發生不文明行為。從心理上來說,此時的大學生正處于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階段,個性張揚、容易沖動,雖然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也經歷了一定的社會實踐鍛煉,心理素質比低年級的學生較強,但是他們的社會化程度還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和階段,因此其個人人格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內隱性,一般不愿意表現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情感,對班主任、輔導員和任課教師也不例外。
很多畢業生認為,畢業時一定要就業或者找到理想的工作,不然感覺沒有面子,對不起學校的培養和父母所給予的學費、生活費等。但是,要讓全體畢業生百分百就業,實現理想化的就業情況難免有些困難。畢業生通過“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模式實現就業,或者自行創業也完全可以,而且國家有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有的學生因為即將奔赴工作崗位,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并未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無形中難免會產生壓力,而有的學生所找到的工作并非理想中的工作,不盡人意,情緒低落,甚至有部分學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畢業就是失業”的思想認識和心理壓力,尤其是近年來的建檔立卡家庭的學生,學校和老師要多方面加以關注和重視。不同專業的就業情況,所帶來的心理認知也有所不同,鼓勵學生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報效祖國,應加強正確引導畢業生準確把握就業機制。
畢業季到來之前,提前與廣告公司聯系設計“‘禮’別鐵院‘志’敬青春”的畢業生簽字墻,并將各個班級的畢業合影印制在畢業墻上;制作與畢業季相關的橫幅、標語和宣傳欄,同時做好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拍攝“最美畢業照”、畢業祝福寄語等,發送朋友圈,做好畢業季氛圍的渲染;因為在畢業季前夕,幾乎所有畢業生都在單位頂崗實習或不在學校,所以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都比較少,為加強學生的親切感、期待感和成就感,由班主任、輔導員和其他任課教師提前與畢業生聯系,收集他們從入學到頂崗實習后的各階段的照片或者視頻,由新媒體制作相關的追憶視頻《那些年,正青春》,并配上相關的畢業歌曲;撰寫與畢業相關的朗誦詩詞《今天,我們畢業了》和《今天,你們畢業了》,由畢業生代表和任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朗誦;撰寫畢業誓詞,屆時由全體畢業生進行宣誓;邀請領導宣讀畢業寄語;準備好妹妹樂隊的《不說再見》、小虎隊的《放心去飛》、林志炫的《鳳凰花開的路口》以及張震岳的《再見》等相關的畢業歌曲,同時購買印有的‘禮·別’的特制文化衫;同時購買鮮花;安排學院團總支、學生會和新媒體提前設計好畢業晚會流程,同時做好所有的后勤工作。
提前將設計好的“‘禮’別鐵院‘志’敬青春”的畢業生簽字墻放置于學術報告廳的門口,在畢業生進入報告廳參加畢業晚會之前,可在簽字墻上進行留言簽字,同時會尋找自己班級的合影,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播放提前做好的《那些年,正青春》的畢業季視頻資料,增強畢業氛圍,同時給參加畢業典禮晚會的畢業生發放特制的‘禮·別’文化衫,并在會場指定的區域位置就座。
熱情歡快的開場舞《大秧歌》之后,由學院院長致畢業寄語,寓意深長,寄予厚望,隨后由任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代表朗誦《今天,你們畢業了》,語重心長,殷殷期望,畢業生代表敬獻鮮花;接著對在校期間、頂崗實習期間表現良好的優秀畢業生和優秀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表彰,給予肯定和認可;優秀畢業生朗誦的《今天,我們畢業了》,傾訴了對母校的不舍,對老師的感恩,學弟學妹敬獻鮮花;歌曲《畢業歌》道出了對三年大學生活的戀戀不舍;接著由學校和學院領導為部分畢業生頒發畢業證,見證他們學業有成、歷史性的光榮時刻;隨后全體畢業生起立,進行宣誓,表達自己牢記校訓使命,不忘青春初心,立志報效祖國的決心。最后,所有在場的畢業生逐一起立,同時喊出自己的名字,感受在校期間的最后一次點名,此時全體老師移步主席臺,由學院黨總支書記做總結發言,并與全體學生合影留念,祝福全體畢業生一路順風,前程似錦,最后目全體送畢業生有序離場,會場響起《啟程》、《放心去飛》等畢業季的相關歌曲,加強離別的氛圍。
經過前期的調查,從實際出發,提前構思、策劃和準備,在2019年,管理學院成功舉辦了2016 級畢業生的畢業晚會《禮·別》:文藝展演喜開篇,視頻追憶慨萬千,師生朗誦觸淚點,畢業宣誓心震顫,敬獻鮮花謝師緣,臨行寄語潤心田,師生合唱情不散,放心去飛夢勇追,通過多種形式讓畢業生感受老師的用心,學校的溫暖和領導所寄予的厚望,引導大學生“知恩”、“感恩”、“報恩”乃至以后的“施恩”。活動別出心裁,引人落淚,反響良好。2020年,再次經過多次打磨、商榷和修改,畢業典禮《禮·別》在原先的基礎上,新增晚會程序,調整晚會順序,從節目、環節和形式等多方面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完善,增加部分環節,增強儀式感,效果更加顯著,耳目一新,令人難忘。
在策劃畢業典禮《禮·別》晚會時,可以將整個畢業典禮的程序更加詳實、優化和完善。為增強畢業生的成就感、歸屬感,渲染感恩的氣氛,可以由學校領導、二級學院領導乃至學生家長親自參與發放畢業生的畢業證書,尤其是讓學生和家長彼此同時體會、感受:父母的勤勞和不易,孩子的成長和學業上階段性的成功,同時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要求畢業生盛裝出席參加畢業典禮,且加入走紅毯的環節,進一步增強畢業生的成就感和儀式感。也可以提前和相關畢業生代表溝通交流,由具有文筆或剪紙功底的畢業生,撰寫“感謝恩師”等字畫或剪紙贈送學院,讓學生體會,在自己的學生時代、學習生涯中的重要時刻,留下具有值得紀念意義且濃墨重彩的一筆。
畢業生離校前夕,學校召開離校協調會,確定最終的離校時間,各二級學院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召開輔導員、班主任和志愿者的學管會議,做好相關的分工,強調文明離校的重要性,要求全體教師樹立好服務意識,同時要求各個部門應相互配合,服從學院、學校的統一組織安排,做好畢業生的離校工作。如有不文明行為現象發生,應及時制止,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防止事情的繼續擴大化甚至帶的負面影響。
充分利用好共產黨員志愿者、“活雷鋒”的模范帶頭作用。在畢業生當中,應有一定數量的學生黨員,跟據實際情況,按專業、按班級提前統籌策劃、安排,克服困難,讓畢業生中的黨員、預備黨員協助輔導員、班主任和學院完成離校工作,從教室寢室、年級班級、檔案資料以及證書紀念品等多方面進行周全的考慮和詳實的安排,規范畢業生的文明行為,做好文明離校的監督工作,站好在校期間共產黨員的最后一班崗。
學院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和需求,從學生黨支部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優秀畢業生黨員的主題黨日活動或特色黨日活動,或者是優秀畢業生座談會、報告會和分享會等,在同專業的學弟學妹中樹立榜樣,傳遞正能量,也可贈送畢業生畢業紀念品,如紀念印章、印有字樣的水杯或毛巾等,或是開展師生籃球友誼賽等活動,或與畢業生建立長期聯系制度,邀請畢業生定期回訪母校,更好地激發畢業生的愛校情懷,以人為本,進行人文關懷。
文明離校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常談常新、常變常新。陜鐵院管理學院的畢業典禮晚會《禮·別》,從二級學院的實際情況出發,立意新穎,不落俗套,將畢業典禮、畢業儀式、校園文化、人文關懷以及情感教育等內容巧妙結合,將文明離校工作納入文明校園的建設工程之中,為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倡導畢業生文明離校已經成為各個高校的共認問題,也是高職校園構建文明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準確把握畢業季時段相關畢業生離校前的思想動態,正確引導,積極面對,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和為了學生一切”的工作理念,真正為構建文明校園工程獻計獻策,全面助力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