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萍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眾所周知,我國屬于茶文化的發源地,人們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都不離開品茶這一愛好。隨著我國不斷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茶道精神也逐漸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茶道精神具有優良的文化傳統理念,但也有落后的文化傳統理念。因此,將茶道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聯系在一起,充分挖掘茶道精神的優良傳統,已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向。
我國的茶道精神從其內涵上和結構功能上,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化的環境下都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將茶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我國的茶道精神內涵十分豐富,從其核心價值觀來看,其提倡的和諧、真誠、友善、清正、民生等一直是茶道精神的核心價值。在我國,茶文化之所以能流行數千年而不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茶文化在我國各階層的滲透力。我國無論男女老少、城市和農村,以及各崗各業都自覺接受茶文華的價值觀念,茶道精神具備一種文化上的親和力。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一直受到社會多方沖擊,其作為思政教育的核心部分,是現階段思政教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因素。具有本土文化基因的茶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之間有著非常大的融合性,二者的融合對思政教育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近代中國的“民族政治”受國外政治思想影響較大,對于本土的民主理論話語權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也對我國當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造成了影響。在我國傳統儒家思想中,提倡“仁義”“以民為本”的思想價值觀,茶道精神也傳承了這種民主精神。民主具有政治上的價值,最終目的是引導社會群眾積極向善,生活更加和諧幸福。在這點上,我國的茶道思想一直倡導以和為貴、知禮明義、真善真美的社會價值觀,因此,通過茶道思想的感染,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供文化知識資源。
我國茶文化數千年來未曾通過教學的方式傳播和發展,都是在民間,在大街小巷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來進行傳播和普及。到了現代社會,隨著教育對知識的傳播能力越來越強,對于茶道精神的傳播和社會化普及,還應當從正規的教育渠道出發。而在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思政教育和德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具有極強的話語滲透力和傳播力。所以,將茶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對茶道精神的弘揚和傳承具有重大價值。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體指出了社會大眾應該朝著怎樣的價值觀念進步,所倡導的價值觀中許多關鍵詞與茶道中所倡導的精神相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我國的茶道中所蘊含的精神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茶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提出了“富強”的價值觀。在我國,富強是民主和文明社會的載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部分。只有國家的繁榮昌盛才能帶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使社會的生產關系更加的牢固,人們也才有品茶喝茶的閑情雅致。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文人雅士喜好邀請好友一同飲茶賦詩,那是的人們生活安樂,對茶文化也是心存向往,并使茶道精神從古一直流傳至今。在后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環境的不穩定,嚴重影響了生產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茶道精神的傳承,但即便如此,其蘊含的“富強”的美好愿景依然存在。
“和諧”一直是茶道精神中所蘊含的重要價值觀,它包括人與人、人與自身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講求的是一種內心的平衡,和外在的協調一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強調國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然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內部矛盾,而要想解決這些矛盾,需要從中尋求平衡的辦法,將其影響降到最低,以此來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和諧”作為其價值觀的一部分,可以從茶道精神里尋到理論的來源。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的“友善”的價值觀,是個人價值觀的一種追求,是自身對待他人,對待社會,以及對待自然的一種友好的態度。當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友善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物時,社會就會少了很多的紛爭,少了很多的欺詐。在茶道精神中,“友善”一直是其精神的核心,在同他人品茶時做到和氣友善,將對方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不卑不亢、互相尊敬,誠信的品茶和論茶,這種茶道精神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將產生一定的啟迪作用。
茶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我國社會發展中產出的優秀文化之果,并且二者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與此同時,在弘揚茶道精神的過程中,能夠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踐行過程,因此,在二者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互相依存,共同發展。
茶德作為茶道精神的重要內容,其主要流行于我國農耕文明以及封建社會,充分體現了我國道教哲學以及儒家哲學的道德理念,但是與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自由民主還存在較大差異。為此,人們還應對茶德進行有效地去偽存真,并通過一系列改造使其具備一定的現代化特征,以此加強茶德與當今我國道德體系之間的互融互通。例如,在“個人與國家”這個問題的認識上,人們可以充分汲取茶德所強調的“中庸之道”以及“勤儉節約”等先進傳統觀念,摒棄茶德中的一些糟粕,真正發揮出茶德的現實作用,以此促進茶道精神以及社會價值觀之間的有效融合。
經過上千年的流傳,我國茶道精神已經深刻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并且對我國小農經濟所蘊含的工匠精神進行有效總結,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分別是精雕細琢、人心惟危以及允執厥中。然而,以茶道精神為依托的傳統工匠精神并不適用于現代社會。為此,人們還需將以茶道精神為依托的傳統工匠精神進行有效改良創新,重點將傳統工匠精神追求的工具理性與當今的價值理性進行有效融合,積極塑造一種極具現代化的工匠精神,包括愛崗敬業、終生學習、獨立自主以及創新突破等,使茶道精神能夠為塑造現代工匠精神提供有效指導,以此促進茶道精神以及社會價值觀之間的有效融合。
眾所周知,茶與常規的飲品有著顯著差異。茶不僅具有飲用功能,還具有精神寄托功能,可以讓人獨立進行飲用。一般來講,人們獨自飲酒往往體現了一種悲涼、憂愁以及煩惱的意境,只有人們內心煩悶有無從傾訴,才會通過獨自飲酒排除,但這種方式并不能有效消除內心的痛楚,反而會加深人們內心的痛楚感。相比之下,人們獨自飲茶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以及意境,并不意味著人們內心存在負面情緒,反而能使人們的內心更加平靜輕松,使人們獲得更多的積極力量。為此,人們可以嘗試著一個人喝茶,不僅能夠充分詮釋了茶道精神的兩大主旨,包括“靜”以及“怡”,使人們獲得充分的身心自由,還能夠真正踐行社會價值觀,使人們產生強大的生活勇氣,領悟生活的真諦。
在中國,茶文化已成為人們的重要方式,“以茶會友”一詞充分體現了茶文化在人們交友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對于企業而言,充分傳承茶道精神能夠給企業發展提供重要幫助。有些企業會設置單獨的茶室,主要用于接待前來的賓客,并且不會將茶室裝飾的過于富麗堂皇,而是打造成一種古樸典雅的氛圍,有利于企業在茶室對相關事務進行總結研究。例如,企業可定期組織茶話會,將全體員工聚集在茶室品茶以及聊天,使全體員工在和諧歡快的茶室環境下緩解自身的工作壓力,暢談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促使全體員工在工作崗位上更加具有敬業奉獻精神。為此,企業可積極推行茶文化,將茶道精神充分貫徹到企業工作當中,提高企業員工的敬業精神以及工作態度,以以此促進茶道精神以及社會價值觀之間的有效融合。
茶道精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極為耀眼的瑰寶,象征著我國民族地區之間文化的統一共通。為此,整個社會應共同承擔推動茶文化發展的重任,將茶道精神充分貫徹在構建社會價值觀的道路當中,發揮茶道精神的內在影響力,以此促進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以及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例如,2016 年我國舉辦了首屆茶文化書法藝術展覽,并邀請了來自韓國的茶文化研究人員組團參展,共同交流未來茶文化在兩國的發展趨勢,不僅弘揚了我國茶文化書法藝術,還促進了中韓兩國之間的茶文化交流,將茶文化作為兩國和諧發展的重要依托,充分促進了茶文化在國際的影響力,以此加快和諧社會的構建步伐。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著中華民族蘊含的優秀文化,作為我國優秀文化之一的茶文化,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和踐行的具有重要意義。人們應充分吸取茶道精神的優良傳統,摒棄茶道精神的落后傳統,并在個人生活、企業發展以及社會運行等多個方面真正貫徹茶道精神,不斷強化新時代要求的和諧精神、敬業精神、合作精神以及謙讓精神等,才能真正發揮出茶道精神的內在意義,促進中國和諧社會構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