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珍
(青海省格爾木市氣象局,青海 格爾木 816099)
(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群眾文化活動既可以是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也可以是有組織的,以歌唱、舞蹈或器樂等的多種形式表達群眾內心的喜悅之情,是人民群眾的真情流露,也是一種精神支撐和寄托;既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表達出自己的歡樂心情;不僅使他們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而且使他們的思想得到凈化和升華,人格和道德情操提高了,同時使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提高了,社會便更加和諧、祥和、安寧。
(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傳播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且也是為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做貢獻。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滿足不同的精神文明需求,而且提升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與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可以使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且可以增強人民群眾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進而提升民族凝聚力,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三)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群眾自發組織開展集體文化活動,將自己的興趣轉化為多樣化的文化綜藝活動,滿足了不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在集體文化活動中得到更多的快樂,既豐富了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傳播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更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很好地傳承和發揚,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創建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人民群眾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文化為了人民群眾,文化源于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既是文化的受益者,更是推進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要尊重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創新精神,釋放蘊藏于人民群眾之中的文化創造潛力,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一)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新問題也在孕育而生,人們的物質生活在極大的提高,但是對精神文明建設并沒有長期的規劃與應對,所以人們在吃飽穿暖之后,仍然缺乏幸福感。因此在加快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同樣要加快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群眾文化活動還可以起到調節身心的作用,為群眾營造歡樂和諧的氛圍,幫助人民群眾消除生活、可以起到調節身心的作用,讓人民群眾在參與娛樂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喜悅,將自己融入到快樂和喜悅的活動氛圍中,從而以更加樂觀的精神面貌面對生活,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二)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優秀的群眾文化生活既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又幫助人民群眾樹立崇尚科學的生活態度,使其摒棄封建迷信思想,樹立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提升人民群眾學習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人民群眾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進而使終身學習的理念更加普及,這對提升我國人民群眾的整體文化素質以及精神文明創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積極開展群眾文化調研活動。提升群眾文化建設的水平,掌握群眾文化建設的真實狀況。全面了解和掌握群眾文化活動的真實狀況和發展動態,注重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調查,做好引導工作,使群眾文化活動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
(二)開展文化傳播交流活動。開展群眾文化交流活動,可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通過評比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開展“文明單位”“十星級文明戶”“和諧家庭”“好媳婦”“美德少年”等評比活動。倡導志愿活動,彰顯互助風尚,營造明德尚禮、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尊老愛幼的良好社會氛圍,弘揚正能量,使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既能促進文化的傳播,也可以增加人民群眾的交流和溝通。
(三)為人們提供了獲得精神享受的場所。精神文明的建設對于大眾而言,是一種精神享受,更是內在的物質條件無法取代的享受。在開展群眾文化的過程中,精心打造文化環境,設計文化活動,為人們獲得精神享受提供場所,群眾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離不開群眾文化活動,平臺和渠道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所必須的,基礎設施是需要具備的。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群眾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同時,對文化館(站)、圖書館、博物館的免費開放,讓更多的群眾參加文化系列活動,提高群眾對文化興趣,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促進和諧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的構建。
(四)在實踐中落實文化交流活動。在文化傳播中以情感與思想做基礎,進行文化交流,這種交流是一種情感、思想的交流,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實踐活動中,將文化交流活動落實到實處,積極推進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免費開放和免費藝術培訓工作的開展,落實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發揮基層文化面對基層、服務群眾的陣地與窗口作用,能夠更好的推動群眾文化的建設。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在精神文明創建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與作用,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幫助提高人民群眾學習文化知識積極性,緩解壓力,使身心更加健康、愉悅,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到群眾文化在精神文明創建中的價值與作用,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