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62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經歷了多次的改革,無論是管理模式還是內部結構也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愈加激烈,怎樣將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先進的技術手段運用到企業發展中,成為了眾多國有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作為國有企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自發揮著作用,實現二者的結合,能夠保障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還能夠幫助國有企業建立資產管理規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預算管理主要是指對企業資金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然后按需配給,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一旦預算管理無法落實到位,不但會影響到企業各項資源的合理配置,導致部分資源消耗過度,而另一部分資源處于長期閑置狀態,還會導致現有資源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要求,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國有企業的正常發展。如果資產管理不到位的話,企業領導者也就不能夠準確掌握企業當前的資金狀況,預算編制也就難以實現精細化,最終制定的資金配置也會出現不均衡的情況。實現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規范化,預算管理水平也會得到提高。實現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電子信息化,預算管理和資產管理的質量和效果都會得到提高,預算管理是資產管理的基礎,而資產管理則是預算管理的實際操作,兩者存在相互影響的密切關系。
(一)國有企業財務賬目歷史問題繁多且復雜。大部分國有企業的成立時間都較早,資產管理模式也是從一開始就有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國有企業也經歷了多次的改革,但是資產管理模式并未得到及時更新,管理模式仍然以人工管理為主,既然是人工管理,就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失誤,從而導致資產賬目也與實際賬目之間存在差別,而且因為缺少相關的監督懲處制度,管理人員存在違規操作造成資產損失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模式的現代化轉型,以至于在預算編制的時候因為缺少準確的資產信息,也嚴重影響到了預算的準確性。
(二)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存在脫節的情況。國有企業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預算制定部門一直都是采取總額控制的方式對下級部門下達預算指標,明確要求下級部門的預算不能超過該指標。預算管理部門的上報金額與批復金額往往都存在差額的情況,這也使得不同部門之間逐漸形成了競爭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爭搶經費的現象時有發生,進而導致資金分配的不合理,致使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往往也存在脫節的情況。
(三)國有企業職員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缺乏正確的認知。國有企業職員雖然在國企上班,但是因為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對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缺乏正確的認知,更認為國有企業資產與自己無關。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對他們來說,分別屬于兩個部門的工作任務,兩者之間并未有其他的聯系。所有職員都只關注自己崗位的工作是否完成,并且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工作方式,即使頒布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很多員工也不會去遵守,這些問題都是由于職員對預算管理和資產管理缺少正確的認知而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推動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體系的改革。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想要真正實現體系的革新,需要依靠相關的制度,而且要從國有企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出發,制定并完善合理的資產管理制度,這樣能夠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的使用率,要做好對國有企業資產的定期清點,在保障企業資金賬目與實際相符的情況下,能夠為預算的編制提供良好的基礎。在對資產進行配置時,要求各部門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以及實際需求進行預算的申報,這樣有助于形成一套合理的資產預算管理體系,從而能夠有效推動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體系的改革。
(二)建立國有企業資產預算管理的信息化系統。資產預算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但能夠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的管理水平,還能夠促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效結合。信息化系統的完善,減少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勞動量,而且能夠實現對操作人員的實時監督,極大降低了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國有資產的流失。不僅如此,國有企業資產預算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能夠實現數據的共享。
(三)完善國有企業資產預算執行評價制度。每一年結束后,國有企業都需要對上一年度企業的資產預算情況做深入分析,并進行客觀評價,如果出現預算不足的情況,需要聯合有關部門對預算不足的原因進行調查,并從中學會吸取教訓。通過完善國有企業資產預算執行評價制度,不但能夠提高國有企業員工資產預算管理的意識,還能夠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面臨著很多問題,想要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作用,并且能夠推動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