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穎
(通榆縣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吉林 通榆 137200)
2020 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成效需要得到鞏固,信息化管理方式需要創新,貧困戶基礎信息、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等各項數據信息要做到一體化收集、管理和綜合利用,才能有力促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脫貧攻堅是全國性的一場大規模戰役。需要有無數的檔案材料作為重要記錄記載這一過程。當前社會,傳統紙質檔案已無法適應和滿足工作需要,必須堅持創新管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積極推進脫貧攻堅檔案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強脫貧攻堅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努力把檔案信息化工作嵌入到脫貧攻堅工作各個環節之中。積極研究探索脫貧攻堅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圍繞大數據管理信息采集需求,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走檔案實體管理與檔案信息管理相結合的路子。積極探索研究電子檔案整理、歸檔、保存和利用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高速掃描儀、刻錄機、大容量的計算機硬盤等現代化檔案管理工具來管理脫貧攻堅檔案,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做好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一致性的保障工作,推進脫貧攻堅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徹底改變以前查閱檔案“拿出來一盒子、翻起來一攤子”的現象,完成從傳統意義上的檔案保管利用職能向檔案信息開發共享職能的轉變,促進脫貧攻堅檔案的開發利用和資源信息共享,切實發揮檔案工作在推進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
通過全面梳理貧困戶家庭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人口、致貧原因、納入退出時間等內容,同時收集貧困戶家庭成員享受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在校生教育、外出務工信息等基礎信息,這些信息來源于財政、衛健、教育、農業、民政、殘聯、人社、金融等各級政府部門和機構。涉及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技能培訓、消費扶貧、金融扶貧、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清單,如果利用信息化綜合管理這些檔案信息,實現檔案資料和貧困戶實際情況相符合,讓貧困戶基礎信息更加全面、更加完整、更加豐富、更加真實。不僅會促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有利于脫貧攻堅匯聚全社會的力量,出臺更多惠及貧困戶的各項政策措施。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國家和各省市為有效解決扶貧數據部門“條塊分割”,打破“數據煙囪”,有力提升脫貧攻堅工作精準度,堅持把脫貧攻堅信息數據工作作為脫貧攻堅基礎性工作來抓,圍繞需求研發建設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將大數據平臺建設融入到脫貧攻堅大局之中,逐步推廣應用。以大數據平臺應用為抓手,充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不斷豐富功能定位,為扶貧決策提供了精準、有效的數據支持。通過構建大數據平臺,實現了扶貧基礎信息的匯集,將相關部門業務數據與扶貧基礎數據進行比對,構建本地問題庫,建立跟蹤解決問題機制,確保實際情況與“國網系統”記錄、紙質檔案等一致,大數據平臺使檔案信息化作用得以充分體現,為政府扶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按照建管并重的方針,多措并舉,多管齊下,以大數據平臺的推廣應用凝聚起全社會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通過建設大數據平臺以及APP 軟件,各級黨委、政府及時獲取各項數據和信息,進行全面統計分析,動態管理貧困人口,使大數據平臺成為脫貧指揮部的“千里眼”“順風耳”,使指揮員能夠精準把控、調度有序。運用大數據平臺手機App,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逐個核查,對貧困戶數據進行分析,對發現的問題通過構建問題庫和跟蹤解決問題機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
通過對貧困戶基礎信息、享受政策清單等數據的一體化收集整理,系統自動生成各項脫貧工作圖表,包括住址分布、年齡段、致貧原因、納入退出時間、健康狀況、勞動技能、兜底保障等13 項數據餅形分析圖和柱狀分析圖,讓各項脫貧攻堅指標一目了然。指定某個貧困戶姓名,也可詳細展現該戶的基礎信息和2016 年以來享受政策的全部明細。通過對各項圖形的直觀分析,找到工作短板,對癥下藥,讓脫貧攻堅工作措施更加精準。通過對接行業扶貧部門數據,監管建檔立卡人員義務教育、五保金、低保金、參加城鄉醫療保險、產業就業覆蓋等方面的政策落實情況。使扶貧部門與各行業部門之間實現雙向互通、信息共享,便于各行業部門更好地落實相關政策,保障相應人員全面及時享受到相應的政策待遇。實現扶貧信息互聯互通、資源疊加共享,形成統一的扶貧數據信息資源庫。既實現匯集扶貧領域內政策性文件,解決扶貧政策分散、查找不便的問題,又通過匯集扶貧行業部門信息,解決扶貧信息分散,不便統一的問題,同時通過建立完善幫扶體系,解決幫扶不到位情況。通過分析整理其致貧原因,準確了解貧困戶扶貧需求,制定對應的幫扶手段,引導資源有效配置,確保幫扶責任人和幫扶單位工作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