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嘯宇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第一中學,內蒙古 包頭 014060)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充分表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促使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具體而言,人們在對某件事、某個物品產生興趣的時候,其實也是對其產生渴望的一種形式。本文所講的興趣教學法就是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學活動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促使學生能夠接受教師進行課堂所學知識傳播的一個過程,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之處,重點強調的是學生處于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師生在學習上的互動性,有利于提升教師教學成效,學生從中收獲知識,實現自身全面發展,比較符合當前新課改教育理念要求。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之后,教師應該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保持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會因為教師某方面失誤而導致缺失,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對各個細節的關注程度。
第一,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從而為學生呈現教學知識。關于課堂教學類型主要有講授、討論、練習等,教學手段主要有音頻、投影、視頻等,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借助以上教學類型及教學手段設計相應的教學方式。第二,教師應將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交替性運用,在進行不同教學內容講解時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這樣可以保持學生對政治這門學科學習的新鮮感,會使學生課堂睡覺、課后不寫作業現象逐漸消失,學生的政治成績也會有所提升。第三,教師要根據初中政治教學的需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具體而言,可以在課上組織角色模擬活動、知識競賽活動等,增強課堂趣味性。這樣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以更大的興趣完成政治學習任務。
初中政治的知識點和重難點較多、較抽象,這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不小的困難。而故事能讓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且比較容易吸引學生對故事內容探索的注意力,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基于此,初中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圍繞初中政治教學目標,選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具有新穎性和針對性的故事,通過話語描述或圖片展示的形式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情境,這樣在傳達教學中重要的思想政治觀念內容的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一般而言,故事可以選取真實的生活事件,也可以選取歷史故事、神話故事或民間故事的改編。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進行“珍惜無價的自尊”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尊嚴比生命更重要”這樣的一個視頻小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有一位著名將軍帶領士兵攻打城堡,想要盡快攻下城堡,就對戰士們說:‘誰能夠想辦法將這座城堡炸毀,誰就會獲得1000 法郎。’戰士們無一而動。有位軍士聽到將軍的話,就對將軍說:‘假若你沒有提到獎賞這件事情,我們所有的戰士都會沖向前方,您說的獎勵于我們而言,有辱于法蘭西國家的威嚴……’”這樣創設與政治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情境,可引起學生對金錢的思考,從本質上來講,金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但從長遠角度而言,金錢也會讓人們失去更多。借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這對學生未來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維能力快速養成的時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社會熱點事件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的思維、固有嘗試等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時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也有很強的沖擊力。基于以上,初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可結合思想政治觀念及理論知識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相應的解讀,這樣做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站在理性角度上探究社會熱點事件,并以此為基礎指導自身的社會生活。因此,初中政治教師應該將社會熱點事件引入實際教學,為學生的政治課堂帶來更多新意,從而調動學生對政治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設疑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與現實生活聯系較為密切的教學內容,教師可為學生設置教學疑問,以此引導學生帶著解決疑問的心理學習本節課內容,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政治學習內容的深入理解和鞏固。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在設置疑難問題時,緊密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在授課伊始提問,或者在重點、難點處提問,又或者在知識銜接處提問,刺激學生的求知欲,使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各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激起學生對政治這門學科的學習熱情。而筆者分析初中政治教學中的興趣教學法的運用,旨在促使學生關注政治這門課的課堂教學,并從中獲益,促使其借助所學知識及能力適應當前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