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文言統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歐陽海泉
(廣東省連平縣附城中學,廣東 連平 517100)
古詩詞是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不僅優美含蓄,意境深遠,而且體現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們對理想價值的追求,值得我們誦讀與傳承。許多老師知道古詩詞是教學重點,但是認為我們高考除了默寫古詩文的內容,其他的就是考古詩詞的表現技巧,還特別不易得分。所以,就不重視學生對古詩詞的品位與領悟,而更多教給他們考試的技巧,甚至是答題的模式。這怎可能喚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沒有熱情,又怎能學好呢?于是,現在又有另一種傾向,一些高中語文教師認為我們要提升學生的品味,那些基礎的字詞與句子意思的理解就不重要了,只要讓學生感受詩詞中的意境就可,大談特談作者的寫作背景,深度解讀詩詞的獨特意境。我認為前面的兩者都不對,字詞不僅是我們現在語言的建筑基礎,同樣也是我們古詩詞的基礎。我們要想真正提升學生的古詩詞欣賞能力,就要將文與言統一,幫助學生讀懂古詩詞的意思,體會詩詞的意與情。
對于古詩詞的欣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如何把握呢?無論是詩還是詞,通過我們第一遍的朗讀,可以了解它的大概內容,比如,這首詩或詞寫的是山水還是田園,是邊塞或是羈旅等。這個了解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情感的方向。如果是田園詩,那無外乎就是表達作者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喜愛、贊美、向往之情,或者自己想要遠離官場,歸隱田園。比如,《歸園田居》我們不要說讀詩句了,單看這個詩題就知道它是一首田園詩了。我們大致能體會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了。還比如,杜甫的《登高》,看題目,可以猜測這是一首登高望遠,抒發自己情感的詩。詩人的情感要么是慷慨激昂,要么是感傷哀愁的。仔細一讀,會發現,我們猜得還是比較準的,這首詩就是寫的詩人登高望遠所見的景致,抒發了詩人窮困潦倒、年老多病、一事無成、流落他鄉的感傷與無奈之情。
欣賞古詩詞,是不是只用體會意境與情感就可以了?還要不要理解古詩詞中的關鍵詞?我認為是需要理解詩詞中的重點詞的。因為沒有對重點詞的理解,我們體會到了的那種意境是膚淺的,浮于表面的,而且這也不利于學生的表達,會讓他們總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久而久之,就更找不到準確的詞來描繪自己想象的畫面與體會的意境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古詩《登高》,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找出詩中的重點詞,很快他們找了 “猿嘯哀”“蕭蕭”“不盡”“滾滾”“常作客”“百年”“獨登臺”“苦恨”“潦倒”等。找出來之后,我讓他們再次朗讀,結合開始的寫作背景介紹,說說自己的理解。學生們認為 “猿嘯哀”則是指猿猴啼叫得異常悲涼,就像三峽中所寫的那樣“巴東巫峽三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聽著它們的啼叫讓人忍不住悲從中來;“蕭蕭”不僅寫出了落葉的聲音,也給人以蕭條、凄然的感覺;“不盡”是滔滔不絕的意思,加上“滾滾”就更加形象了,詩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回避“時光匆匆,而自己一事無成,卻怎么也回不去”的感傷與悲涼;“常作客”則寫出了詩人一生漂泊不定之感;“百年”在有的學生眼里認為這個不應該是死了之后嗎?這個詞在這里也是嗎?自己仔細一看,發現原來是指的晚年;“獨登臺”寫詩人在風急天高的時節獨自登上高臺,本已悲苦了,看到“獨”字更讓人傷心;“苦恨”中的“恨”有的學生理解成“憎恨”的意思,那我問他“他恨什么呢?”有的學生就認為是“遺憾”的意思,因為世事艱難,所以非常遺憾自己滿懷壯志,可是卻無處可酬,自然就兩鬢花白了,這也與后面一句中的“潦倒”相照應。學生們能仔細品讀詩中的重點詞,弄懂言意,這對于他們品味整首詩的意境與體會詩歌情感奠定了基礎。
學生理解了詩詞中的重點詞,似乎整首詩的意思就已經明白了。我們還有必要講嗎?有的老師認為:只要他們明白意思,能背誦默寫就行了。我則不這樣認為,我們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是要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解意思上面,還要引導學生品味詩詞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欣賞詩詞之美。還是以《登高》的這首詩的教學來說。在學生弄懂重點詞的基礎上,為讓他們更好地品味意境,我讓學生找出詩中的意象,并說說詩人給我們營造通過這些意象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有了前面的理解,學生很快找出詩中的意象,有的學生還把前兩聯的畫面給描述了出來:在九月九日的這天,詩人登高望遠,風急天高猿聲啼叫得那樣的悲傷,江上水清沙白鳥兒嬉戲盤旋,無邊的落葉此刻正在飄零,滔滔不絕的長江水奔流向前永不停息。詩人在這兩聯里通過“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凄涼冷清的意境,讓人讀了也忍不住悲傷、愁苦,但是悲傷并不孱弱,因為前面的“無邊”與“不盡”給我們遼闊渾厚之感。后面的兩聯是直接抒情,我讓學生反復吟誦,自己體會。在吟誦中,他們體會到了詩人的“潦倒”與感傷。我也給他們解讀了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情感變化,先有開闊到悲涼渾厚,再到低沉頓挫。我的解讀更好地讓學生體會詩人的風格,也教會他們如何欣賞古詩。
古詩詞中的文言統一,不僅僅是讀懂重點詞,品味意境與體會情感,還需要學生把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達出來。古詩詞教學中,我常常在課后布置學生去將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用散文表達出來。在這樣的表達中,深入他們的認識。不僅如此,還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尤其是環境描寫的能力。
古詩詞的教學并不簡單,也不復雜,只要我們做好文言統一,讓學生理解古詩詞的重點,體會其中的意境與情感,就能不斷提高他們的古詩詞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