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
(河北省永清縣里瀾城鎮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藝術,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把握提問的“度”和時機、對象,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效能。具體到小學數學學科,如何把握提問的原則和技巧呢?
課堂提問內容不論難易,都要緊扣教材的重難點,為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服務,并且力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課堂提問要特別注重避免千篇一律的一問一答,一問齊答,尤其是一問齊答,是造成學生思想懶惰,盲目附和,學習被動的主要原因.曾有一次,我給同學們講了幾個問題,每講完一個,我都問大家“會不會?”同學們的齊聲回答,聲音之洪亮,令我十分地滿意,誰料布置下去做一遍交上來的結果,卻令我大失所望.因此課堂上切忌目的不清、籠而統之的提問.其實,這種提問方式,不但無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而且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使許多同學成為“南郭先生”,而老師卻不能及時而準確地了解學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課堂提問要形式不拘一格,但貴在目的明確,意圖清楚,而且要具有啟發性。
課堂提問的內容應當緊扣教材,圍繞教學目的、教學的重難點而進行。所提問題應該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每一次提問都應有助于啟發學生思維,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對舊知識的回顧,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在設計問題之前,教師不僅要考慮提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提這樣的問題,目的是什么,使每個問題都成為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提問為教學目的服務。通過這一問題要解決什么,達到什么,是為了啟發學生探索的欲望,還是引導他們獲得新的知識,教師必須心中有數。也就是說問題的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應服從總的教學任務,教師在備課時應進行充分的準備,做到適時適度,靈活多樣。而不是信馬由韁,信口開河,隨興、隨心所問。
有時候,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會無疑而問,這種流于形式的課堂提問,學生七嘴八舌地爭著回答,表面很熱鬧,但實際華而不實,一問一答,頻繁問答,盲目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對教材和學生研究不深,使提問停留在淺層的交流上,這樣的提問表面熱鬧,實質流于形式,膚淺,不能啟迪學生的思維,毫無意義。
提問要能引導學生到思維的“王國”中去遨游探索,使他們受到有力的思維訓練。要把教材知識點本身的矛盾與已有知識、經驗之間的矛盾當作提問設計的突破口,讓學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發現“為什么”。同時,還要適當設計一些多思維指向、多思維途徑、多思維結果的問題,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比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幾個問題:(1)你想把圓形轉化成什么圖形?(2)轉化后的圖形和圓形有什么關系?(3)怎么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通過問題的引導,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圓的的面積的推導方法,又培養了數學思想。
提問后沒有停頓或先點名后提問,學生無時間思考,提問后立即回答,本意可能是為了節約時間,但學生由于沒時間思考,結果往往問而不答或答非所問,反而適得其反,教師要把握好提問的節奏和火候,不要過于急躁,應當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
提問要因人而異,一個班學生二三十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個性,他們有的聰明機敏,活潑大方;有的呆板拘謹;不善言辭;也有的先天不足,反應遲鈍.通過課堂教學使他們都“學會”“會學”,可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這就需要教師全面細致地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一個學生,提問要面向全體,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思考、會思考.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既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又要適時“搭梯子”,使其有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環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課堂提問活動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形成對課堂提問的正確認識,才能在教學實踐中讓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波瀾起伏,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
教師教學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引導學生對“深奧”之處的理解,對知識的挖掘,所以提問要突出重點,就是要將問題集中在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上,問在最需要、最值得問的地方,以突出重點,巧克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適當選取一些多思維指向、多思維途徑、多思維結果的問題,引導學生縱橫聯想所學知識,尋找多種解題途徑,從而深入地理解知識,準確地掌握和靈活地運用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導善控,除了要引導學生以外,還應適當點撥,激發學生思維,使學生踴躍回答問題。利用學生主動性的提問,讓學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來”。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必須嚴格把關,既要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又不要使學生的發言漫無邊際、正誤不分。因此,課堂上老師要審時度勢,及時、積極地評價學生的回答,明確觀點,從而優化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回答正確的,其原有的認知結構就會得到肯定和強化;回答錯誤的或不全面的也給予及時調整、糾正,改變原有欠缺的認知結構。
總之,作為教師要不斷實踐和總結,不斷研究和創新,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一定要重視和研究課堂提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協調發展,課堂提問既要要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更要重視合作、探究,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