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輝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第四小學,河北 承德 067300)
新時期教育發展下,我們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教學目標逐漸從知識學習轉變為綜合素質培養,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小學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作為正常的教學互動,能夠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小學生階段,受到年齡的影響自身思想觀念還不成熟,缺乏正確的社會認識,作文教學能夠讓學生了解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個人素質具有直接聯系,通過作文教學能夠讓老師加深對學生的認識,有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重復累贅主要是指在一句話中某些部分表達具有相同之處,這樣就會造成重復多余的現象,學生在一句話的表達上使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意思相同的詞語,就會出現重復累贅的并舉現象。比如:車站里擠滿了數不清許許多多的人。改,車站擠滿了許多人。造成這種病句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不夠準確,在一個詞語能夠滿足表達條件的時候,重復使用其他詞,造成重復多余的現象。
用詞不當主要是指在作文的寫作過程中,使用的詞語不夠恰當,從而造成語病問題。比如:小明說的很有道理,我們都認可他。改,小明說的很有道理,我們都贊同他。造成這種病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對看似相同的兩個詞語辨別能力差,看似相同的詞語在使用上卻有很大區別。雖然這些詞在意思上有很多共同點,但是他們的使用范圍和適用對象還存在一些差異,由于對詞語理解不夠深入,很容易造成用詞不當的現象,這個問題也是在小學作文中最常見的。
成分殘缺主要是指在句子中缺少了某一重要成分,句子存在缺失而形不成完整的一句話,從而造成病句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主語、賓語、謂語等方面。比如:秋天,庭院的樹葉。改,秋天,庭院的樹葉都落了。造成這種病句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粗心大意,或者在潛意識里缺乏這方面的認識,這種現象即便在后期的檢查中也很難發現。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要提高作文寫作水平首先要對其有這方面的愛好,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學習和寫作。首先,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責任,利用自身魅力感染學生,加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愛。為了取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可以與學生進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文寫作,并通過板報或者班級一角的形式將其展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共鳴,引導學生發現自身寫作中的不足,并進行改進。其次,在教學中通過自身的實際寫作過程,對學生進行感化,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養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辨析能力。通過反復閱讀,找出語句不通順或者存在問題的地方,嘗試著用個詞語進行替換,找出最為合適的選擇,然后進行句子的修改,然后在進行閱讀,檢查是否語句通順。這個檢查過程類似于循環檢查,在反復的閱讀——發現——修改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促進作文自改能力的訓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結合課文內容,提高自身的自改水平。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對文章的分析解析,滲透學生的自改意識,培養對病句的辨析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課中,注意帶入病句分析,將其中的部分內容換掉,自己添加一個小細節的詞語,讓學生進行比較,通過對課文的了解,提高學生寫作中病句的認識。其次,找出一兩個典型的作文,集體進行修改。學生寫完作文以后,老師不要急于進行修改,先對作文進行大概的了解,找出一兩個具有典型病句現象的作文,讓學生集體進行修改,在相互探討中提高自改水平。
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用語規范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此為基本要求,時刻提醒自己說話要準確、流暢、通順,給學生做好榜樣,如果發現學生在課堂發言中或者交流中存在病句問題,教師應該及時進行糾正,說出正確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認識。其次,注重課堂語言訓練,引導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適當地安排語言的應用訓練或者有針對性地對某一詞語進行訓練,讓學生在教學中體會語言文字所具有的邏輯和語法內涵,提高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應用效率。另外,注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規范化,語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對于日常用語有很多非正式的體現,但是在語文寫作中,就要注意規范用語的應用,提高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
綜上所述,小學作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病句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學生思想、知識的不成熟,教師應該正確看待小學作文教育工作,通過對常見病句、病句類型進行分析,找出造成病句現象的主要原因,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對學生進行正確科學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了解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和特征,通過對學生作文的閱讀,關注學生思想情緒變化,從多方面的角度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更好地培養新一代青年力量,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