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英
(鷹潭市田家炳中學,江西 鷹潭 335000)
高中生物有初中生物的鋪墊,但是又大不同于初中生物,高中生物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正是如此,生活化的教學對于高中生物的教學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老師應當緊緊貼合實際并加以對教材細致的講解,賦予生物學科以生活化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而是應該結合具體的生活實例與知識點并行講解,使得學生可以在鮮活的實例中去理解知識點,去消化知識點。教師要努力去營造一種自主學習,同學們之間積極交流發問的生動課堂。高效的生物課堂,主角不只有學生,還有最重要的一名角色,那就是生物老師。
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知識點繁多,而且有些知識點極其難以理解。如果只是單單的拿出這些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消化,這樣的教學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學生也不可能真正掌握當中的知識點。高中生物考查的不只是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有學生的運算能力,更加重要的還要考查學生的想象力和抽象的思維,如果學生還用學習初中的那種思維來面對高中生物的學習的話,是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率的。傳統的生物教學,并不會考慮學生自身的情緒,學生到底對不對這個知識感興趣,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點給學生,這樣的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如果沒有學習的興趣,如何去用心對待生物這門學科。基于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緊緊貼合生活實際,從生活實際中去挑選一些生動鮮活的案例,挑選一些學生能夠喜歡的內容來輔助老師課堂知識的講解,將這些生活實際案例與知識點結合在一起,以此來豐富高中生物的課堂,為高中生物的課堂帶來更加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上感受到更多的學習樂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感興趣,能快樂地學習,善于學習,勤于學習,那作為老師的我們何須擔心課堂效率會不高,特別是存在諸多誘惑,物欲橫流的今下,學生的厭學心理比以往都要更加嚴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不能快樂地去學習,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誘惑,所以,提高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效率,關鍵在于老師的引導能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有經驗的生物老師,在課堂教學時總會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學習的共鳴、思想上的共振,從而去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一個生物老師最大的成功,不是自己的學生獲得了多么好的成績,而是使學生在快樂當中去取得成績,一個成功的生物老師,會讓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在教學中,教師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推進,去不斷地完善提升自己教學方法,把學生內心的情感激發出來,使得他們可以快樂地進行學習。
一名老師生活化的課程導入,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意義非凡。課程導入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讓學生先看清楚所學知識的輪廓,但是課程導入的目的又不能僅限于帶領學生去看清知識的輪廓,如果只是單單這么做,那么就容易陷入傳統的教學模式的誤區。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就是教師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全部灌輸給學生,不去分析學生到底能不能吸收這些知識,而新時代的教學模式要求我們的課程導入要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階段學習生物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出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這樣,才能使生物課堂活躍起來而不至于死氣沉沉,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的順利。
身為教師,不能像傳統的教學模式那般只準備單一的課堂導入模式,而是要掌握多元化的課堂導入模式,畢竟每一節課的內容都不一樣,一成不變的課堂導入模式只會讓學生覺得這節課需要學的知識是多么的無聊,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甚至讓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試想,如果學生心中產生“怎么這節課的開頭跟以前的所有課程的開始都一樣”的想法,那么這節課的效率又能多高呢,所以這要求我們教師在準備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多多觀察學生,多加思考自己的導入模式,更要求我們要敢于去創新,將課堂導入這一步驟多元化,讓其更加豐富。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不像小學初中那會那樣懵懂,對一些生活的實際案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考和觀察能力,基于這種情況,老師們可以隨機應變,運用能引起學生共鳴的生活現象來導入知識點,激發他們對于知識渴望,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為生物學科的良好教學氛圍奠定基礎。
學習高中生物的過程必定是無比艱難的,但是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磨刀不誤砍柴工”,努力學習的精神加上對的方法會讓學生的生物的學習之路少走彎路。
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能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目標,只有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像一臺學習機器一樣。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對生活化教學的應用,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