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勇
(瑞金市第三中學,江西 贛州 342500)
縱觀當前的學校教育發展中,學生由于課業壓力過大,缺乏身體鍛煉時間和主動性,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整體下滑,這不符合全面發展理念。且傳統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理念影響下,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缺乏,課程特點和優勢沒有體現出來,教師在教法選擇過程中缺乏對實際教學情況的考量,導致教學活動有效性不足。新課改影響下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過程中,教師開始意識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逐漸開始反思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這對深化課程改革有積極意義。
現代高中學校在體育教學設施和器材建設上投入不足,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偏遠的地區,基本的操場建設規劃都還不到位,大部分學?;镜慕虒W場地和體育運動器械已經建設完善,但是管理工作又不到位,這些都是影響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效果優化的因素。
學校師資力量體現在數量和質量兩方面。一方面,目前高中體育教師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師資流失的情況比較常見。新課改實施之后,學校體育教學初步得到重視,但是教師總量增加不明顯,導致課時增加的情況下教師人數不充足;另一方面,體育教師錄取門檻低,部分教師素質能力不足,教師之間素質差異大,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學方法應用上還有很大不足。
素質教育目標要求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但是實際的高中教育實踐中,學生面臨升學壓力,在體育活動參與中缺乏主動性。加之傳統教育機制影響下,體育教育邊緣化,很多學生認為參與體育運動并不十分必要。
體育場地和設施建設與管理旨在為體育教學提供客觀條件,針對以往學校體育教學場地和設施建設與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學校應該加大投資力度,并建立起場地與設備管理制度,強化場地管理與設備維護,為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奠定基礎。教育主管部門針對經濟不發達、偏遠地區的學校應該加大扶持力度,適當給予財政支持,營造客觀的體育教學環境。
宏觀上來說,國家在體育教育人才培養上應該重視起來,利用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院校輸送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擴充體育教育人才隊伍。學校應該提高體育教師待遇,實現“同工同酬”的管理目標,避免“重文輕體”、“同工不同酬”等不公平現象存在,減少體育教師流失。體育教師也要樹立自我提升意識,在教育發展過程中保持自身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術能力水平始終處于先進行列,從思想、技能以及知識等方面為學生提供綜合教育服務。
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核心與主體,因此在指導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活動的時候,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們應該首先關注學生的興趣培養,使學生切實認識到參與體育活動的必要性,然后逐步引導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日常的學校教育活動中,可以組織體育與健康知識競賽活動,引導學生重視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發展。體育教師要和其他學科教師建立聯系,實現跨學科教學指導,比如將數學知識競賽與體育運動結合起來。大型運動會也作為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重要機會,組織學生參賽,設置獎項,激勵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競賽。
面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需求,學校和家庭應該建立合作教育關系。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要和家長溝通,給學生創造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此外,在場地和設備建設方面,學校也要重視起來,關注體育教學安全問題,營造讓學生家長放心的教育環境,使體育教學氛圍和諧、積極,帶給學生良性的影響和健康的引導,為提升學生素質奠定基礎。
構建有效的體育與健康課堂,要求教師能夠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突破傳統教學思想束縛,引導學生身心協調發展。教師可以結合地區特色資源,開發體育運動項目,建設校本課程,將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化整合起來,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比如在臨淄某中學,教師就帶領學生參與“蹴鞠活動”,學校每年都會舉辦“蹴鞠大賽”,以民間體育運動作為教學資源,關注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實現鍛煉學生身體和滲透傳統民間文化的作用。游戲活動中,學生不僅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還拓展了眼界,全面落實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
因此,要求高中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地區教育資源,滲透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實踐中,彌補傳統體育教學資源的不足。此外,學校在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可以選擇普適性教育資源,比如武術運動,學生都可以參與契機,突出體育運動鍛煉身體素質的優勢,同時起到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中還存在很多問題,諸如學生興趣不足、設施建設和管理不足、家庭配合不夠等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影響了高中生的身心協調發展。新時期,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我們嘗試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中融入新理念和新方法,重視分析傳統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積極改進問題,旨在推動高中生的全面發展。結合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經驗,筆者在上文中重點分析了新時期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希望觀點能夠給廣大同行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