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璞
(河北省永清縣別古莊鎮中學,河北 永清 065600)
首先教師要對實驗有深入的研究,且具備基本的實驗能力,包括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的選擇等。而且在實驗中我們會發現教材中的實驗有些設計并不十分合理,或現象不明顯,方法不太簡捷。我們可以通過細致深入的研究,拓展教材中的實驗,使之更全面,可操作性更強。這就需要教師對實驗過程有充分的了解,不斷更新改進,做好前期準備,從而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獲得相關的知識。
(一)選擇的課題不能超出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識能力水平
(二)課題的選擇必須有利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通過查閱資料和自己動手、動腦而有所創新,從而獲得物理規律
例如,探究“真空不能傳聲”實驗。教材中是用真空罩來實驗的,但對實驗設備的要求很高。在實踐中已有很多方法可以實現實驗現象,可以讓實驗改進。讓學生利用這個課題,查閱資料,重新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更便捷簡單的實驗方法來探究。
在實驗前要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物理知識和實驗經驗,對要解決的問題的答案提出猜想和假設,對探究實驗的結果進行有理由的預測。
確定實驗方案首先要根據實驗目的和具體要求的不同,尋求科學的、可靠的、有說服力的實驗原理。再依據實驗原理擬定可行的實驗方案,達到人為地控制研究對象,排除干擾,達到突出主要研究對象,突出實驗現象、過程及其特征。然后再根據實驗方法選擇合適的儀器,準備好實驗器材,完成實驗方案,從而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要是根據所設計的實驗方案,用實驗器材來構建物理情景,完成實驗方案,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科學性
實驗現象要能夠正確地展示物理現象、物理規律,因此實驗的科學性就顯得十分重要。例如,要分清反沖和相互作用力的現象。如果科學概念弄錯,那么實驗設計就會有錯誤,得到的結論就會是不真實的,甚至是錯誤的。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設計實驗時要格外注意概念間的細微差別,不能似是而非。
(二)注意可視性
實驗現象要讓學生都能看清楚,因此可以對實驗器材稍加改進。比如,可以把實驗現象放大呈現。例如,在做三棱鏡色散實驗時,可以把美麗的七色光利用投影儀打在墻上,使很多同學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再如,利用驗電器檢驗電荷時,由于驗電器太小了,現象不清晰,可以在驗電器背后加一盞燈,使現象更容易看清,增加可視性。
(三)注意實驗的穩定性
初中生的注意力,自信程度還比較薄弱。如果因為實驗的不穩定性使學生必須經歷多次的探究失敗,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因此在適當的時候有必要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經驗傳授。如,在電學實驗時容易損壞的器材要留有備份,例如小燈泡。再如,做慣性實驗打棋子時,要告訴學生操作技巧,增加實驗穩定性,保證學生的實驗熱情。
(四)注意實驗的安全性
1.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實驗可能給學生帶來的傷害。所以要培養學生規范的操作意識,防止實驗帶來傷害。如,在連接電路時,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例如,在連接電路時我們往往只強調要斷開開關,卻忽略了要最后才能把電源連入電路中,從而保證實驗的安全。而且學生會把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實現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目的。
2.實驗要注意安全可靠,考慮儀器的性能及量程,確保不會對儀器造成損害。實驗就需要教師培訓學生選擇器材的能力和方法,及安全意識。
初中物理教科書中的探究實驗方案有的存在現象不明顯或器材太復雜等問題,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創新改進的空間。比如,可以利用現有器材重組,用簡易的材料搭建,買一些市場上簡單實用的生活用品。例如,“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實驗時,教材中的器材是圓柱形的玻璃瓶,有的學生認為液體的上升是熱脹的因素??梢杂帽獾钠孔觼碜觯蜃笥依孔?,液體會下降,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的疑慮。而且器材簡單易收集,操作容易,現象明顯。再如,做物體在水中懸浮實驗時,不容易找到恰好密度與水相同的固體,學生的形象思維建立不起來,可以改進實驗。把食用油倒入酒精溶液中,通過調節酒精與水的比例使圓球形的黃色油珠懸浮在酒精溶液中,現象十分明顯,而且顏色漂亮,輕松地達到教學目的。
創新是一個過程,對于一個實驗要經過不斷地使用和改進才能逐漸達到完美。這個過程會提高學生對物理現象和概念、規律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做好物理實驗可以使學生在心智上有所收獲,使學生在知識、視野、思維、技能、思想等方面得到提升。物理教學中學生應該不斷地思考、動手實踐再思考的過程中有真正意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