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芝
(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城東學校,吉林 梨樹 136500)
1、要求學生會寫8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回蕩、滋潤、眷戀、圣潔、閃閃發光”等“詞語盤點”中列出的詞語。
2、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選擇地背誦你最感興趣的部分。
3、閱讀文本,深刻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在課文效果表達上的作用。
4、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來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使之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課時:一課時
教者可以在黑板上出一道詞語填空題:請在括號里填上一個合適的詞語,使得詞語間能搭配起來:這片土地是()的。(堅硬、黑色、充滿希望、純凈等)
那么,我們的課題是──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書)
讓學生思考后回答:“神圣”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是“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課前收集到的關于美國印第安人和首領西雅圖的知識,然后教者作簡要介紹,為感知全文作鋪墊。
教者:請同學們各自放聲把課文讀一遍,想想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之后,讓學生自告奮勇,分段試讀。
隨機指導易讀錯的字詞的讀音。
還可以進行同桌對讀,互相指正糾錯,互相指導。
默讀思考,理清文脈。 默讀課文,想一想西雅圖的信中都講了哪些內容?(土地是圣潔的──善待河水──保護空氣──照顧動物──熱愛大地)
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什么地方讀明白了,什么地方還沒讀明白,做好標記。
(一)齊讀全文,讓學生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與后面學習內容重復的,可留等后面解決)
教者可以范讀第1自然段。
(一)提出問題:“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課文的哪些段落講到了“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2、3自然段)
(二)讓學生來讀2、3自然段。
(三)共同交流難理解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朗讀第2、3自然段。讓學生在課堂上把第3自然段背誦下來。(讓學生自己做,看誰能先背誦下來,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這一片美麗圣潔的土地,這一片滿載希望的土地,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園,如果被轉讓出去,西雅圖和他的同胞們是多么的眷戀和不舍呀!西雅圖將這份感情轉化為對白人的諄諄告誡,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在文中畫下來。再想一想,他重點是從哪幾個方面告誡他們的?(善待河水、保護空氣、照顧動物、熱愛大地)
(一)讓學生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體會“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這句話的含義。
(二)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誦。
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它們是得到了保護還是遭到了破壞?就這個問題,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