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娜
(河源市龍川縣登云中學,廣東 河源 517373)
初中時期是學生開展英語閱讀訓練的關鍵時期,但由于教材中所含的內容有限,學生通常存在閱讀量不足的情況。教師在教學時也過于重視對詞匯、語法等表面性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傳授,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有的甚至喪失了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必須要合理運用分層閱讀教學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整體英語教學中,閱讀都占有著關鍵地位。而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掌握閱讀技能,就是要能夠熟練朗讀各類文體,并充分理解其大致含義,可提煉出中心思想,同時還需聯系上下文或采用構詞法等,猜出生詞的意義,順利理解句子并弄清事情的經過、邏輯、人物行為等,對將要發生的結果進行預判。而分層閱讀教學則是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充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可以結合學生實際能力的差異性,將其分為不同層次,展開合理的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人盡其才,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并在其原本的基礎上得到進步和提升。
初中英語分層閱讀教學離不開學生之間的開放式合作學習,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合作的方式,將層次不同的學生組成多個小組,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并以此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之后教師再針對相應問題展開個別講解,就能確保更多學生都跟上進度。比如閱讀教學時,教師就可先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再將一部分內向的學生或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分配到各組,保證每組成員都有其不同層次,并安排小組共同合作完成任務。學生在課前做足了準備后,在課上就會積極主動地提問,教師則要樹立基礎層學生的信心,并挖掘中層學生的潛能,令每位學生均可在自己原本的層次上有所提高和突破。教師對問題的解答需由易到難,做到循序漸進,優先照顧發展層的學生,并鼓勵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傮w而言,就是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并自主理解和吸收知識內容。教師再讓發展層的學生當“小老師”,帶動其余學生不斷進步。
除了課堂上的閱讀以外,學生的課外閱讀也至關重要,教師需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不斷增加其閱讀量,并以此提升其詞匯量,打開學生的眼界。通過于此,學生才能盡可能多地吸收各方面信息,并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當前初中生面臨著較大的考試壓力和升學壓力,教師可讓其在課外閱讀中以報紙為主,輔以適量英語名著的涉獵。比如,教師可給學生訂閱符合其水平的英語報刊,選擇內容新穎且范圍較廣的話題,把每篇文章的難度標注出來。如簡單的標一顆星,中等的標兩顆星,困難的標三顆星。針對部分尚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跳一跳”,摘到更高的“果實”。同時多讓學生閱讀一些具有較強時代性特征的文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克服單詞障礙。作為教師,自身也要經常閱讀英語材料,將自己認為合適的素材引入教學,指導不同層次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加強閱讀興趣。
當學生持續閱讀了一段時間后,中層與發展層的學生感到自己已獲得了所需信息,就會開始逐漸失去興致,不再想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而基礎層的學生未能掌握足夠的閱讀技巧,且詞匯量不足,閱讀的大多都是難度較低的文章,也無法真正達到提升的目的。對此,教師就應當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摘錄重難點,把不懂的內容標記出來,并定期展開閱讀練習和測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此后教師再圍繞學生的常見問題進行強化訓練,使其逐步得到解決。另外,教師還可讓學生摘錄一些優美的詞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找準恰當的定位,知道應當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風格來摘抄適宜的詞句。比如,發展層的學生可以摘錄“nominate”,“semi-final”等詞匯。中層學生可摘錄“album”,“budget”等?;A層學生則可摘錄“limited”,“studio”等。如此一來,每位學生都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地道的英語思維,并慢慢積累更多詞匯與語法知識,找到正確的語感。
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采用“不同標準,分層評價”的方式,同時關注過程與結果兩個方面,并將其綜合起來評價。具體而言,應當從如下方面開展。首先,評價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情況,檢查其完成作業的認真程度和校正效率,提出與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舉手發言的次數等。若是有的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十分到位,則應加分鼓勵。其次,評價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情況,看其是否主動參與討論,是否能和他人相互合作,是否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最后,評價其考試情況,可以設計出分層次的試題,并將其從易到難地排列出來。發展層學生需要全部完成,中層學生可以選做一部分,而基礎層學生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盡量多做。
對初中生展開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要讓其掌握語法知識和積累更多詞匯量,同時還要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英語能力,并加強其閱讀理解。對此,教師就要合理運用分層閱讀教學法,開展小組分層合作,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分層閱讀,讓學生摘錄重難點和優美詞句,作出層次分明的評價,以此優化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