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鵬
(貴州省石阡縣本莊鎮葛商屯小學,貴州 石阡 555100)
數學作為小學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作用是顯著的,但數學課程以其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新教改背景下數學課程內容的改革更加深了數學的難度,所以,對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科學的教學方法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作用是顯著的。本文通過對一些教學實踐的總結,對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分析,然后提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幾點措施。
充分提升了小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交流的和探索知識的能力,對學生數學水提高意義是重大的。盡管如此,一些數學老師還是不愿意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嘗試,依舊沿襲著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手段,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過多地用強迫的手段讓學生接受知識,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小組合作偏離了方向,沒有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一些小學數學老師主觀意識太強,不會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最適合的時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而是根據教師自己的想法不分什么題型隨時隨處組織學生討論,導致小組合作學生的作用性降低,學生也因為缺少自己的興趣點而產生乏味的感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一些抽象性很強的數學知識消化理解緩慢,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就進行小組合作,勢必會產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影響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失去小組合作的意義,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時候選擇最好的時機。
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只注重聽取最終的答案和結果,而是沒有參與引導小組討論的過程,讓小組討論的意義大打折扣。另外,教師只是生搬硬套這個合作學習的方法,卻忽略了實踐過程中的輕松的教學氣氛,在枯燥的提問、討論和回答的模式中進行,會讓學生產生乏味的感覺,影響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要選擇好目標和時機,用和諧生動的形式進行,構建情景化的教學環境和氛圍,避免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的抵觸情緒,那樣就南轅北轍了。
同時在合作實踐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對小組的狀況進行觀察了解,及時發現合作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根據問題的性質提出改進的措施,然后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案。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課程學習時,可以把各小組的組長“提升”為“設計師”,在設計師的領導下開始搭建樓房或者其他建筑物的模型,看哪個小組搭建的模型樣式最多,質量最穩固。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不僅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是主導而是良性的引導。合作的真正意義是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掌握的知識開展豐富生動的探究,這樣才能顯現出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優勢。例如,學生在學習“圓”的相關定理時,教師可以把民間的剪紙和折紙的工藝引進來,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和實踐。學生會發揮自己的知識積累和豐富的想象,對圓形的彩色紙張進行自主分解、有目的拼接和轉換形態,根據自己的理解把圓形分解成數個不同的形狀,在這樣生動具體又自主發揮的實踐中,學生就會對圓形和其他圖形之間的聯系和變化的規律有更深刻的認知,同時更加熟悉掌握圓形周長和面積的特征以及直徑半徑的轉化關系,對課堂知識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總而言之,好的教學手段才能讓學生的學生效果事半功倍,新的教學方法都靠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得來的。小組學習法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在提升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最大限度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法存在的諸多弊端。由此可見,教師在對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推廣中,還要不斷添加新的元素,根據教學規劃和學生的特點制定小組合作學生的方案,在合作實踐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切實提高小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