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聰聰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河安幼兒園,山東 東營 257200)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生受教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無論從生活環境還是學習模式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自控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就相對重要些了。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習慣,是需要良好家園合作關系的,我們就借此探討一下家園合作促進幼兒良好習慣養成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教育場所,是人性、品格、行為習慣開始的地方,幼兒園更是培養幼兒習慣養成,呈現文明行為的重要的場所,前面我們說陳鶴琴先生說,幼兒教育不是幼兒園或者家庭哪一方獨立完成的,是需要合力實現的。家庭與幼兒的教育觀念應該實現雙向流通,幼兒園積極主動、充分調動家長、社區等幼兒教育中這些不可或缺的資源,把幼兒園的教育內容、科學理念傳遞出幼兒園,爭取與家長成為教育的合作伙伴;家長把自己的科學育兒理念、經驗,借助幼兒園的大平臺傳遞、交流給其他幼兒家長,讓幼兒無論在家庭還是幼兒園習得、培養的好習慣得以強化、鞏固和培養起來,達到家園教育一致,實現家園共育。
家園聯系欄就是家長在接送幼兒時最先了解班級活動和工作、幼兒在園表現的重要窗口之一。其主要作用,不光讓家長了解班級工作開展,主要了解幼兒在園情況,以便在家庭中監督、督促幼兒按照嚴格要求執行,積極鼓勵幼兒在習慣養成等方面有進步、被肯定的地方,循環往復,讓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習慣。
新生入園的親子活動、日常親子活動、家長半日觀摩活動等都是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參與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平臺。同時這些親子性活動也是家長了解幼兒園的重要途徑,也增進了家園了解、親子交流的感情。在活動中的大家庭中,要互相照顧、關愛,禮讓他人,提高幼兒合作意識,豐富幼兒社會交往能力,文明、禮讓的好習慣自然得到鞏固和提升。
體驗式家長會,一改往日在家長會中,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充分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讓成人在感受幼兒游戲也可以帶給幼兒“學”的同時,體驗他們游戲的樂趣,這是什么玩具和物質獎勵都替代不了的開心快樂。最主要讓成人在游戲、交流中,感受幼兒的心理特點,我們成人換位思考。才能更了解孩子,才能更深刻感受到幼兒習慣養成的重要性,才能知道、有計劃如何更好幫助、引導幼兒。
班級成立家長委員會,從客觀上來講,集合了大家的人力、物力,分擔教師保教幼兒的壓力,為班級家長節省了時間。這其中更值得肯定的是,家委會的家長,不斷通過體驗生活、進課堂等方式,實地了解到幼兒園管理、教師工作狀態、班級活動開展內容,然后通過電子產品或者信息等方式傳輸給家長。讓很多繁忙的家長看到自己幼兒在園情況,在感謝之余,更多是理解配合班級教師正確的教育引導幼兒的方向和目標。能夠在較短時間里實現家園合作,促進幼兒生活、學習習慣的養成。
個別有差異幼兒并不是體現在智力等方面,更多的是幼兒的行為習慣上,所以要根據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通過家訪了解家庭主要情況和育兒方面存在的不一致性問題,提供心理幫扶和相關科學育兒文章的傳閱,同時也采用在家訪時,請有家庭教育經驗的家長隨同,實現“家長朋友相互幫扶,家長朋友相互探討”相互取長補短,促進幼兒良好習慣養成。
利用家長學校的大平臺,外請幼兒教育專家,開展專門針對家庭教育的講座,現場互動討論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好習慣養成并堅持的好辦法。有了方法,就要有實踐,幼兒的行為表現不會撒謊,會在實踐中反饋給我們,好的督促,不好的改正,有習慣養成的目標,在持之以恒的堅持下,一定會成為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幼兒的是非辨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對于我們要弱很多,但是不管如何性格的幼兒,都希望被表揚,被肯定。因此我們成人要抓住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幼兒行為習慣表現較好的情況下,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循序漸進,幼兒的正確行為和好習慣不斷被鞏固、強化,自然也就成了自己受益終生的不自覺的表現。
在幼兒教育中,家園合力,其利斷金。幼兒都是有模仿性,我們不能只是動動嘴、動動手,我們也要堅持不懈的鞏固我們的好習慣。作為幼兒人生開啟的引路人和求學路上的啟蒙老師,我們成人一定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中,習慣也在形成。成長是漫長的,教育是進步的,幼兒教育的成敗在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加強家園溝通和合作,不斷調整方式方法,提升家園合作促進幼兒好習慣形成途徑的使用幾率。當然,家園合作不是一味要求家長以幼兒、幼兒園為重,影響到家庭生活和工作,也不是教師、幼兒園一直以家長需求為目的開展一些重復性的工作。而是在既不影響家庭生活、工作,又可以使教師保教質量高,工作更快捷的基礎上,通過多方面家園合作的途徑促進幼兒的好習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