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書鵬
(唐山燕山鋼鐵有限公司(技術部),河北 遷安 064400)
水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資源,且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率排在世界末段,屬于貧水國家,水對于鋼鐵廠來說,是工業的血液,沒有水就不能生產,所以節約用水是鋼鐵企業的社會責任。氯離子是水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陰離子,它是導致水質腐蝕性的主要因素,且氯離子容易在應力集中處富集,引起電化學腐蝕,對碳鋼及不銹鋼材質的設備造成損壞,嚴重時引起生產事故。根據《GB-T50050-2017-工業循環水處理設計規范》要求,循環水中氯離子含量控制在1000mg/L 以內,并配合緩蝕劑,以保證循環水系統穩定運行。
(一)生產補水中的氯離子
鋼鐵廠是用水大戶,循環水系統每小時都需要補充生產新水,因冷卻塔蒸發的是純水,氯離子留在了系統中,需要排放部分循環水并補充生產新水,保證水質在標準范圍內。鋼鐵廠每天需要補充新水80000噸,新水中氯離子含量在40mg/L左右,因此每天補充到系統中的氯離子在3.2 噸。這些氯離子隨循環水排水進入排水系統。
(二)礦石中的氯離子
鋼鐵廠每天需要消耗鐵礦石、焦炭和煤,經過球團、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冶煉鋼材。在冶煉過程中,因礦石、焦炭和煤中含有各種鹽類如氯化鉀、氯化鈉等,這些氯離子隨煙氣進入除塵系統,其中燒結過程氯離子一部分進入除塵灰中,另一部分進入脫硫水系統中,煉鐵過程氯離子一部分進入除塵灰中,另一部分進入煤氣中,隨煤氣水封疏水進入排水系統。鋼鐵廠每天消耗鐵礦石37000噸、焦炭11000噸、煤5000噸,每天進入鋼鐵廠系統中氯離子38.9噸,其中進入水中氯離子6.8噸/天,剩余的氯在系統中循環。
(三)氯離子去向
氯離子進入水中共10噸/天,每天排水量25000噸,排水中氯離子含量400mg/L,因氯離子只與銀離子產生沉淀,處理成本高,工業生產上主要采用膜處理法,但是會產生一定量的濃鹽水。我公司排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經過預處理和深度處理,生產中水、軟水再次回用,同時產生3000 噸/天的濃鹽水,氯離子含量2400mg/L,氯離子7.2 噸/天,其余2.8 噸/天的氯繼續回到循環水系統。
(一)在廢水零排放的要求下,產生的濃鹽水只能內部循環,不能外排。
我公司屬于全流程鋼鐵廠,經過研究及對標,濃鹽水主要作為煉鐵沖渣和煉鋼燜渣的部分補水。但水渣和鋼渣作為下一道工藝的原料,對氯離子的含量也有嚴格的要求。因此為保證水渣、鋼渣氯離子合格,增加料場灑水和混料用水,保證了濃鹽水全部消耗。但是也造成了鋼鐵廠的氯離子只有進沒有出,氯離子在系統中越聚越多,最終會對設備產生嚴重影響。
(二)降低氯離子方法
從源頭上降低氯離子進入鋼鐵廠需要從礦石及水著手,但是礦石資源品位或者質量參數中均不涉及氯含量要求,而水是重要的資源,用什么水,用多少水,怎么用水鋼鐵沒有話語權,因此為了降低氯離子的進入,可以在雨季時大量收集雨水,雨水是由蒸氣凝結而成的,水中離子包括氯離子含量低,因此我公司特別重視下雨期間雨水的收集,在各低洼處安裝設備,鋪設管路,將雨水統一收集起來,作為污水處理廠原水,經過幾年的總結,平均每年收集雨水量50 萬噸,且雨季期間,循環水排水的氯離子降低至300mg/L,但雨水收集與天氣直接相關,且雨季過后,氯離子還會升高,雨水收集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三)氯離子處理
由于膜處理法只是氯離子的轉移,并不能將氯離子固體化,所以氯離子的處理比較現實的一條出路就是蒸發結晶。但蒸發結晶同樣面臨成本問題,要想使蒸發結晶器穩定運行,需要對高氯廢水進行軟化除硬、降低懸浮物和降低COD、氨氮等的預處理,再加上蒸發結晶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或電能,每噸水處理成本在100 元左右,處理成本高,初期投資費用大且在鋼鐵廠中沒有先例,只有部分電廠為達到零排放使用。而且結晶后的鹽類屬于雜鹽,如果要資源化利用,就需要對雜鹽精制處理,制成工業等級的氯化鉀和氯化鈉,又會增加成本。在鋼鐵行業激烈競爭以及進入微利時期的情況下,氯離子的處理會對生產經營產生承擔更大負擔。
(一)鋼鐵廠中氯離子來源主要為鐵礦石、焦炭和煤等礦石中以及生產新水補充水中帶來,并且由于廢水零排放和大氣治理,氯離子在鋼鐵廠中沒有外排出口,只能在系統中循環,當富集到一定程度后會對鋼鐵廠的生產經營產生嚴重影響。
(二)氯離子處理的一條出路是蒸發結晶,但鋼鐵廠廢水由于成分復雜,蒸發結晶預處理難度大,蒸發結晶器的穩定運行風險大,需要科研機構和專家對氯離子進行研究,找到其他處理方法解決氯離子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