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珍
(原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157臨床部幼兒園,廣東 廣州 510510)
幼兒指導綱要中著重提出“幼兒教育應當注重幼兒自主性活動”的教育理念。在傳統的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教學的統一化,使得教學互動較為單一,幼兒難以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幼兒正處于快速的成長發育階段,良好的戶外活動能夠開拓幼兒的視野,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增強幼兒身體素質。通過高自由度的戶外活動方式,能夠使幼兒結合自身興趣,在活動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基本能力,從而打下良好的學前基礎,對幼兒的未來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在“自主選擇”模式的實踐中,幼兒園應將活動的重要場所劃分為綜合區域、跳躍區域、鉆攀爬區域、騎行區域和其他區域。通過特定區域的劃分,創造有針對性的活動環境,有效地激發了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例如,建立綜合區主要是為了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在這個地區,幼兒可以通過走平衡木、過單木橋和其他活動來改善運動協調性。跳躍區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孩子的跳躍能力,為了鍛煉孩子不同的跳躍能力,教師可以將跳躍區分為跳繩區、跨步跳區、垂直跳區等。區域環境設計可以廣泛的使用于每個孩子,找到他們的興趣和長處,幫助他們集中精力,然后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使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除了創造綜合環境,還應利用幼兒園的角落為幼兒創造各種游樂環境。例如,老師使用圍墻開展攀巖墻活動,使用走廊和過道開展索道活動,利用樹木開展秋千活動。這些設計不僅大大增加了幼兒活動的空間,而且充分利用了戶外資源。對于幼兒來說,三維環境也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并允許他們在安全的前提下接觸更多的外部環境。
除了應用自然環境外,幼兒園還應當致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在戶外游戲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形式可以適用于不同年齡兒童之間的交流,幫助兒童形成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行,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例如,在乘車區域中,年齡較大的幼兒可以充當駕駛員,較小的幼兒可以作為乘客,并且駕駛員可以與乘客玩耍。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相互交流,提高幼兒的交際能力,注重幼兒的社會性培養。
兒童作為獨立個體具有強烈的自主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活動時需要設定一些任務,以形成幼兒活動的原動力。同時,必須豐富戶外游戲的內涵,打破原有的區域界限,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相互交流和溝通,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因為幼兒發育不成熟,所以他們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因此,兒童的行為經常表現出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鑒于此況,教師在組織兒童戶外活動時,可以采用構建任務的形式,讓孩子們通過獨立探索和相互合作來確定目標和實現目標。例如,當班級進行戶外活動時,老師制定一項任務,要求幼兒建立汽車城市。為此,幼兒會進行勞動分工,有的搬磚塊和木板,有的修路,有的用礦泉水瓶制造汽車。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并提高了他們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一個游戲中,年幼的孩子可以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使得戶外活動得以有序進行。但是,這些區域相對獨立,很難溝通。為了促進區域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在游戲中添加了“流通貨幣”。在實踐中,教師設置游戲規則,以貨幣兌換游戲資格。對于幼兒來說,要參與游戲,他們需要首先“工作”,例如通過充當“小服務員”來賺錢。進入游戲場所后,還有一些休閑場所,例如“美味飲料吧”和“娛樂休息室”。當年幼的孩子沒有錢時,他們需要重新工作。實踐證明,這種形式可以實現區域之間的真實交互。同時,孩子們獨立創造,協商和溝通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隨著人們教育觀念的改變,人們愈加注重幼兒的早期教育,幼兒園也應當提高自身的教育發展能力。在戶外活動過程中,不能僅僅保障幼兒的安全性,還應當注重幼兒的社會學習能力發展,幫助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認知完善。幼兒戶外互動應當注重幼兒的興趣培養,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幼兒園應當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注重開拓新興的教學方式,為幼兒的未來學習發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