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彥
(上饒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上饒 334000)
高職院校作為人才輸送的主陣地,人才培養理念應側重于職業導向方面,基于這一理念的嚴格堅持,確保高職院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得以有效實現,進而使得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得以充分滿足,在具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需要高職院校與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特征、實際情況等相結合,確保人才培養方案得以科學合理地指定,在此基礎上借助人才培養目標的充分明確,保障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水平得以逐步提升,為學生成長成才、更好發展等提供有利條件。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具備的實踐操作性較強,加之其具備較強的實用性特征,所以具體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對實踐課程開展加以重視,這一過程教師首先可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其次在實踐課時數量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增加,確保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下、能夠借助具體的實踐操作將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實踐課程教學具體開展過程中,順利開展的前提及基本保障就是基礎設備設施,所以需要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建設方面有意識地加強,可在相應教學設備設施方面進行增設,借此為學生實踐學習提供良好的平臺,在高職院校與專業教師對實踐課程開展重要性進行充分認知的基礎上,才能保障課堂教學順利開展,進而促使學生技術水平逐步提升,實現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職業素養等的有效培養和提高,在此基礎上達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這一目的[2]。
在課程革新發展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學領域迫在眉睫的一項重任就是革新教學模式及教學方式等,特別是在高職院校中,針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具體開展時,更是需要教師對當前社會中先進且現代化的教學模式進行積極學習,進而基于自身教學方式的逐漸創新,從課堂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拓展,確保學生學習積極性得以極大限度地激發,保障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為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提升奠定良好基礎。這一過程為確保素質教育理念得以貫徹落實,教師應立足于學生課堂主體位置為出發點,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針對性開展,具體教學時教師可將相應課程教學問題拋出,進而由學生小組將獨立思考以及小組探討等積極開展,之后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清晰理解教學內容,促使師生、生生間溝通距離拉近的同時,為師生、生生間溝通及合作開展提供有利條件[3]。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競賽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技能學習水平,教師可借助任務驅動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問題開展競賽,調動學生參與興趣和動力的同時,保障學生進入到積極自主學習的狀態中。
對高職院校相關領導人員來說,應在教師培訓對教學質量提升重要性方面予以充分認知,進而在資金投入方面進行加強,同時對校企合作積極開展,加之相關教師在企業中參觀學習活動的定期組織,保障教師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逐步提升。此外,對于教師來說,應在當地發展較好的企業實踐培訓中積極參與,在企業內部進行深入、確保對企業實際需求充分了解,進而在后期教學開展時將企業人才需求充分融入其中,為教學內容的豐富提供有利條件,保障教學體系得以逐步優化[4]。為確保教師學習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高職院校應針對相應的獎懲制度進行積極建立,教師表現優異時,將相應的鼓勵及獎勵提供給教師,促使促使教師學習及工作積極性逐步提高的同時,保障教師職業道德及綜合素養全面發展;而在教師表現較差或動力不足時,學校可給予相應的督促和指導,幫助其進行改正,為人才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課程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師從以下量方面為出發點,首先,學生基本特征及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對企業實際需求進行充分了解和全面掌握,在結合這兩方面內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優化課程教學。具體教學時,專業課程教師應在基礎教學內容方面進行針對性拓寬,借此保障學生視野有效拓展,幫助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更加扎實[1]。此外,專業教師教學中應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中實踐教學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視,同時對教學創新必要性進行充分考慮,進而跟隨著時代發展步伐合理有效的分配教學課時。值得注意的是,專業課程教師應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方面加強重視程度,進而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促進作用,這一過程需要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對科學性、實踐性等原則做到嚴格遵循,進而保障教學活動得以更好地開展,保障教學質量及效率逐步提升。
為全面革新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學校和教師在專業課程有效建設方面加強力度,同時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積極開展和良好實現,加之多元化教學方式方法的合理應用,借助教師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更好的保障高職院校計算機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得以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