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金迪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中學,吉林 長春 130011)
支架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為學生建立學習的框架,構建完善的知識架構和情感認同。高中教育教學中,科學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轉變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也可增強教育教學的成效。
支架式教學模式是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提出者認為學習者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如出現無法依靠自身經驗和知識解決的問題,教師或能力較強的伙伴可為其提供指引和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水平。支架式教學主張優化并改良學生的學習環境,從而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幫助,為學生構建科學的知識框架,積極引導學生以現有知識水平為基礎,基于教師設計的框架學習知識。而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采取支架教學模式能夠引導不同水平的同學積極學習體育知識,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可以創設情境的方式將體育概念和內容融入高中課堂,創建更為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為此,教師必須仔細研讀教材,科學設計教學內容,認真了解體育教學中的背景知識,立足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設的情境要與所學內容相互配合。如在快跑教學時,教師可將博爾特作為實例,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結合教學主題,客觀分析學生的知識能力、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且嚴格遵守最近發展區原則,設計出與學生認知水平相協調的支架,以此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科學的知識架構。
教師為學生安排任務后,需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也可深入探索知識中所涵蓋的客觀規律,深刻體會知識的內涵。教師在教學期間可為學生建立相對自由的獨立探索空間,根據學生實際為其構建個性化支架,引導學生在練習后得出結論。學生在思考、練習、分析和歸納的基礎上,全方位展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講解排球墊球技巧的過程中,教師應先帶領學生觀看排球比賽,引導學生全方位了解控制球的力度及移動方位的墊球位置,進而更為準確地掌握墊球技巧。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可準確掌握不同部位墊球的感受和效果,且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同學的幫助。
學生具有獨立性,能夠獨立思考其所面對的問題。學生對于社會問題也有其獨到的見解,教師需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合作學習及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可以引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其在多次練習和討論的過程中產生健康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也應給予學生科學全面的引導,使其在團隊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其他伙伴和睦相處,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和集體責任感。
評價效果主要指課程結束后所做出的反饋,主要分為教師教學評價,教學認知、教學情感和教學技能評價。另外,還需評價教學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教師需做好學生評價,在評價中從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兩個方面著手。且充分結合過程性評價及終結性評價確定評價的結果。最后是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可引導不同小組的學生相互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有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及團隊貢獻等。
范例支架主要指在課堂教學中列舉實例,教師在講解實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相似的知識和技巧。范例支架教學舉例中,應始終堅持三個原則,其一是基本原則,其二是基礎原則,其三是范例原則。基本原則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教學內容為切入點,切實改進教學質量;基礎原則主要指教師需結合現有的知識核能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范例教學要求教師講解教學內容后,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如在練習立定跳遠時,教師可列舉彈弓的原理,子彈的彈射舉例與彈弓皮筋拉伸的長度成正相關,以此生動地為學生講解練習體育動作時的基本思路。
支架式體育教學中,搭設支架和提出建議支架是解決教學問題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實際設計問題支架,并依據課堂教學概況調整支架形式,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支架當中。如在講解投擲技巧的過程中,教師可設計生活中常見的投擲方法、詢問學生是否有投擲實心球和礦泉水瓶的經驗,向學生提問不同投擲物投擲的方法是否相同和雙手拋擲實心球時,向前發力和向后發力的位置是否不同等問題。提問后,教師需給予科學的建議,提出的建議應當靈活且符合實際,以此鼓勵學生認真學習,防止運動中出現身體損傷。
高中教育教學中,體育課程以鍛煉身體為主,為確保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健康知識、技能及方法,需要結合實際,合理應用專業工具來完成。如運動器材、模型和動畫等。教師在講解排球不同輪次的發球站位后,部分學生無法準確理解與把握,此時如果采用動畫來展示排球的站位及換位,就能夠更加清晰直觀地為學生展現技術要點。
綜上,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可為學生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可操作性,同時也高度適應了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的特點,全面提升其綜合素養,值得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