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出岸中學,河北 任丘 062550)
語感,是以語言習得為基礎,經過長期的語言學習而形成的一種對語言的全方位的敏銳感覺,是對語言文字從語表到語里,從形式到內容的一種“正確豐富的了解力”。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語文學習者準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而語感可以說是人的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因為只有在言語實踐中獲得了語感和經驗,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如何對學生加強語感訓練,培養語感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語感能力培養的基礎是讀懂課文,對學生來說,讀是一天也離不開的。只有誦讀,才能體會出文章的音韻美、節奏美、氣勢美,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轉合、氣象萬千;才能讓學生真正從感性上,從整體上去認識,占有、體驗語文材料,對語文材料進行主觀的消化和吸收。如《安塞腰鼓》一文,課堂上倘若只有老師的講析,即使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也無法理解那恢宏的氣勢,壯闊的場面;只有通過讀,反復地大聲地讀,才能體味出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帶動生命奔騰生華。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誦讀是十分重要的。
老師的范讀,對于營造情感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意境,培養學生語感能力至關重要。所以,教學中老師要注重范讀。將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用自己的有聲語言再現出課文的意境和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人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力量。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教師的語言藝術,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自己的語感能力。
教師還要善于指導學生,給學生一些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讀出作者淡淡的喜悅夾雜著淡淡的哀愁的意境美;酈道元的《三峽》,要讓學生用不同的語音語調讀出山的肅穆,水的洶涌迅猛,春冬景色的精美以及秋景的凄涼悲傷。
此外,對于那些精美的詩詞曲賦、名篇美文、還應要求學生背誦。這既有利于學生語感培養,又有利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
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士多德就指出:“想像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離開積極豐富的想像,既難以理解教材的內容,又難以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教師就應鼓勵學生張開想像地翅膀,從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層面對同一部作品提出不同的見解,而不應該規定學生只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如果簡單劃一、強求一律,就等于扼殺了個性,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感情,窒息了他們的語感活動,最終導致其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及理性思維能力的萎縮。比如,閱讀感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詩,由于感知者個人文化背景、生活經驗的差異和聯想想像活動的不同,有人獲得的僅是“北方曠遠荒涼的印象”;有人體味的是一種蒼涼,悲壯的情韻;有人或許感觸到的是大自然生命力的律動;有人則審視到了大自然雄渾靜穆的美。此時教師不能簡單地判斷,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篇作品產生同一感覺,在作品語感的園地里,應該萬紫千紅,百花爭艷。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是觸動想像,培養語感能力的有效方法。
“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重要條件。”(蘇霍姆林斯基)讓學生模擬角色,表現示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加強對人物形象,思想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如教學《變色龍》一文時,筆者先出示警官奧楚蔑洛夫判案時的四幅圖畫,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排好次序,然后給畫面配上畫外音。學生一下子變得興致勃勃,不一會,就調整好次序,開始模仿文中人物的語言。有粗聲粗氣的:“我決不輕易放過你。”有和顏悅色的:“這是他老人家的。”“說這狗是我找著的,是我讓人送上的?!蓖ㄟ^模仿,一個變化無常、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奴才形象就站在了學生面前。象《皇帝的新裝》、《麥琪的禮物》等課文都可以編成課本劇,讓學生當堂模擬表現,這樣不僅能體會語感,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比教師單方面的說教分析效果更好得多。
語感獲得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言語直覺,經驗的低層次上,還必須進行適當的語感分析,也就是對課文的局部語言分析,即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咬文嚼字,考究某個字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微言大義”,仔細琢磨精彩的句子,段落的妙處及其蘊涵的藝術魅力。
如散文《背影》中,作者抓取幾個動作,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寫了父親穿鐵道為“我”買橘子的“背影”。“走”“探身”“穿過”“爬上”“攀著”等一系列動詞構成了一組組緩慢播放的鏡頭,學生在揣摩中,不禁被那淳樸、無私的父愛所感動。又如《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中的“鬧”字,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把它換成“叫”字,讓學生體會“鬧”字的表現力。學生通過揣摩比較發現“叫”字只是單純的聲音上的感受,而“鬧”字不僅有聲音上的感受,還有動作在其中,內涵豐富得多。
經典的分析字詞,使學生領會其妙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去品味作品語言的情趣。抓住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加以剖析、點評、指出其精妙所在,很容易激勵學生的語感。
總之,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是當前閱讀教學乃至整個語文教學的關鍵。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輕松事,要有長遠計劃,要持之以恒地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和訓練,要有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措施。教學中運用各種方法激活學生的語感,使學生的語感能力切實地得到培養、發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