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
(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四洞小學,貴州 遵義 564700)
結合相關研究工作者對于微課的定義闡述,可以把微課理解概括為:基于我國的教學課標要求,以視頻為實施載體,幫助教師在課堂內、外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進行的教學過程。由此可看出,視頻是微課實施的載體,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過程中某一重要或有難度的數學知識點借助微課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由此記錄下完整的教學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導入微課,使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巧妙結合起來,可以實現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施,一方面能夠實現引導學生有組織、高效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效果,即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形式有效激發數學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也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得到了豐富,實現了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實踐的巧妙結合,最終為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服務。因此,教師只要能夠正確合理地運用微課,發揮其真正的教學作用,必定會為改善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實際幫助。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且短暫的,這使得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時間格外寶貴,而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多而雜,緊靠課堂時間進行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同時,由于教學中的現實情況,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任務不一定能夠圓滿完成,由此可見,突破課堂教學空間的重要性。具有現代信息技術的特征的微課則有效解決了這一現實問題,微課依靠無線的網絡空間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地自由傳播,只要具備網絡條件,教師與學生就可以通過微課實現教學交流與探討。這就為學生在課堂以外的空間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使小學數學教學空間得到無限的拓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教學中,教師可用微課輔助教學,有效挖掘并拓展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式學習。在設計與制作微課時,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拓展教學資源,以豐富學生的理解和認知,使其在自主學習中獲得豐富的知識體驗。例如,在“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章節的教學中,由于學生認識公頃及平方千米兩種單位的概念有一定難度,如果不改善教學模式,就會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困擾,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需求和認知特點,拓展這一知識點的教學資源,將教學與學生生活實例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認識與理解。在設計、制作微課時,教師可融入相關視頻及圖片輔助教學,直觀展示北京和上海兩地的距離為2145.2 公里,如以千米為單位,則用km 表示。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對計量單位的概念產生感性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微課是一種創新教學一次嘗試,它有利于實現高效教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在微課的使用過程中,它確實有一種無形的“微力量”給我的數學教學帶來極大的變化,其作用不可估量。目的性強,“圍剿”教學難點。我在教學用假設來解決問題時,利用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用畫圖和列表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針對這個情況,我就把這些練習題的講解過程做成微課,讓學生在家學習,學生在微課中可以看到我針對練習設計的動畫,聽到這道題的思路講解。微課視頻,還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學生可以自身需求自主控制,便于學生學習。觀看教學視頻之后,為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視頻后面可以設計幾個關鍵的小問題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效果檢測,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判斷。難度調控,實現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習者的性格、個性、思維、智力等特點的差異,把學生組成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在老師調控下,學生能夠自主設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方式,并自發地完成學習任務。實施分層教學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得到充分發展,從而達到共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學生學習基礎、能力和方式的差異在傳統課堂往往難以被顧及,使用微課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師課堂的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效率。使用微課可以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的難度與深度,從而讓學生能動地學習,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習成為了學生的自身需要。
應用微課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如將學生分組,將重難點以微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再讓學生在小組內觀察,針對教師提出的任務進行探究和討論。應用微課能解決小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的問題。用視頻吸引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模式,能讓學生積極地互動和交流。學生在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也能認識到團結的意義和重要性,有效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