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紅
(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第一中心小學,河北 任丘 062550)
教育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的,數學課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枯燥乏味,很多學生一上數學課就沒精打采,數學成績的差距就比語文大很多,其實有許多學生數學成績不好,不是他們不聰明,主要是因為沒有激發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們的積極性不高,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關鍵是老師上課要生動,富有吸引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課,因此我總結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如下。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和保障。有的師生關系搞得很不好,師生之間有了隔閡,這種情況下,老師上課也不來勁兒,學生本來對老師就有成見,也就不愛學這一課。師生處于這種關系,老師怎么能把課上好,學生又怎么能學得下去呢?師生關系是一種社會關系,這種關系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社會風氣,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等,如何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呢?這里老師應該起主導的作用,我們老師是成年人,又受過高等教育,主動擔起維護師生關系的責任,和學生亦師亦友,關系融洽。
老師被稱之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老師的思想覺悟不能去和學生比。常聽老師抱怨某個學生不聽話,不懂事,你教他半天,他路上遇見你連理都不理,有時候課堂上還故意氣你搗亂。作為老師,沒有必要和學生一般見識,學生畢竟是孩子,受的教育也少,再加上有的學生家庭教育也不好,因此老師從多方面去接近學生,了解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愛,以消除學生心中對老師的成見,覺得老師是真的為他們好,是可敬可親的人。法國大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這樣師生關系就融洽了學生就會愛上這個老師的課,學習成績肯定會提高。
一個優秀的老師有1000 種方法去教育學生,一個愚蠢的老師用一種方法去教育1000 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行為,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對癥下藥,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前教過一個學生,他的數學成績本來是不錯的,可是有一段兒時間,幾次測試,他考得都不行,上課也顯得沒精打采。后來我找這個學生談心,才知道,他在學習二次函數時,沒有聽懂那一章,他下了很多功夫,也沒有搞明白,以至于他心情很沮喪,影響了后面的聽課。我開導他,給他講了一番道理,同時又給他講了幾道例題,他總算有些明白了。后來他信心倍增,成績很快就趕了上來。還有一個學生,腦子挺聰明,就是太馬虎,如何讓他改掉這馬虎的毛病呢。為此,我頗費了一番腦筋,我通過找這名同學周圍的人了解到,原來這個學生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對他過分溺愛,缺乏對他的要求,什么也不讓他做,因此這個孩子沒有什么自理能力,生活上過分依賴,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從而導致了粗心大意的毛病。為了培養他獨立的能力我上課時把班里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擔任其中一個組的組長。他領著他們組的七八個學生和別的組進行比賽。為了小組的榮譽,他絞盡腦汁認真對待每一次小組之間的比賽,時間長了就改掉了馬虎的毛病。他學習很認真,成績也提高很多。
興趣出天才學生在學習上是否主動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所學科目有沒有興趣,有興趣,他們自然就會主動學習。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老師在授課時,把知識性和趣味性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學生們講一些與數學有關的故事,這樣他們學數學的積極性。就會高一些,就會更主動些,一次上課,我見有許多學生沒精打采,就給他們講了個故事,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年輕時到京城考試,考官結合給他們出了與數學有關的對聯兒,并且說,只有過了這一關的人才有資格進入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學子,啟用四漿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蘇東坡對下對的下聯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考中這股對聯堪稱完美,將考生的艱辛與刻苦情況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學生們聽了這個故事后就來勁了,我趁熱打鐵的叫學生們說說這幅對聯包含的意思。有的學生對這幅對聯的評價很高。最后我說,像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尚且把數學學得這么好,何況我們呢,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數學就這樣學生們一個個精神抖擻。
目前,課堂教學依舊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十分注重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優化,強調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客觀性,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基本技能及問題解決的策略。以具有初步的科學意識和科學態度。同時又強調課堂教學的人文性、社會性,發展學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養積極進取的良好個性品質。著重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心體驗,注重知識、智能、情感和行為的組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