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萍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夾湖學校,江西 贛州 341700)
近年來,計算機在各領域之中的運用越來越頻繁,只有靈活應用計算機技術,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所以在素質教育實施的今天,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是刻不容緩的,要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及途徑培養與發展學生的信息能力及素養。那么究竟該如何開展計算機教學呢?下面將針對其提高有效性的策略進行討論。
計算機是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課程,初中階段正是讓學生對計算機初步認識和簡單應用的關鍵時期,但實際的初中計算機教學之中,由于內外各因素的影響,導致計算機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下面將對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第一,有些地區初中學校由于資金缺乏,還缺少完善的信息教育設備,這將會影響計算機教學的開展,難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計算機教學。第二,部分初中學校注重學生的成績提升情況,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不重視計算機課程的開展情況,沒有一定的標準,這樣計算機老師及學生也會受到影響,從而不重視計算機課程,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開展效果。第三,老師教學水平的影響。作為現代化的初中計算機老師,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與高超的教學藝術,從而在課堂中高質量的傳授學生知識,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夠推送學生的發展。但實際教學之中,由于老師教學水平較低,所以教學效果也非常不理想。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影響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效果,需要老師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并努力突破這些教學問題。
初中計算機有效教學之中,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老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之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深挖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真正在計算機學習之中感受到樂趣。針對新課導入環節,老師可以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在課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從網上下載圖片》內容之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幾幅美麗的秋景圖,還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美術圖片,當學生在觀看這些圖片之時,會非常好奇,并問老師是不是自己拍的,此時老師便可以告訴學生是從網上下載的,讓學生對其學習產生興趣,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老師還可以經常開展一些小組競賽活動,如計算機知識比賽、動手操作比賽等,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參與信息技術活動,這樣團體協作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趣味性的教學背景下,學生會對計算機課程學科的學習形成正確認識,能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傳統教學方式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著老師知識的灌輸,此種學生喪失主動權的教學,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觀念。因此,老師需要加強對多元化教學方式的探索,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的。比如在教學《制作封面幻燈片》之時,此部分內容的操作性較強,僅靠老師的講解和演示,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此時老師課前可以給學生提供微課,讓學生提前對新知識進行鉆研,對重難點進行感知與突破,這樣課中老師只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并針對實踐操作問題進行引導即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及時內化所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現代化教育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已成為全新的教學方式,老師要意識到此點,在教學之中要鼓勵學生主動質疑與提問,根據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在不斷地交流和討論之中,對問題進行解決。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發現學生們不僅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計算機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這點十分重要。因此,老師需要從多方面對學生的信息素養進行培養:第一,日常學習之中,鼓勵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并從網絡中挖掘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或者根據自己生活中的問題探尋需要的信息。第二,向學生提出多種信息,讓學生對其信息的真實度、可靠性等進行判斷,并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加工,將之變成自己的東西......
計算機是一門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只有掌握計算機知識、能力,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學生將來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信息技術老師需要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對發展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及信息素養的途徑進行探索,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