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中共駐馬店市委黨校,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從黨校性質和職責來看,抓好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既是黨校教育的靈魂,更是黨校教育的基本使命和核心內容。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針對如何提高黨校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如何加強黨性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央黨校也聚焦“在黨校教學中如何加強黨性教育”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討,進一步鮮明了“黨性教育應該是黨校第一教育”的職責定位。在兼任中央黨校校長期間,多次強調“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理論教育是根本,知識教育是基礎,黨性教育是關鍵?!?/p>
在當今國際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我國改革發展又正好處于關鍵時期,社會關系更加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形勢十分嚴峻,這些問題若不解決好,將嚴重影響黨的執政能力,威脅到黨的執政地位。只有通過加強黨性教育,使全體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才會更加鞏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才會順利推進。
作風是黨性修養與工作作風有著本質的一致性。修養是作風的內在動因,作風是修養的外在體現。作風是政黨的形象,是人民群眾判斷政黨優劣的依據。打鐵成器還得自身硬氣,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想樹立社會發展的正能量,就必須帶頭增強黨性修養,緊緊把握新時期對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新要求,不斷提升自身修養,以凝聚強大合力,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強大基礎。
1.突出理想信念核心,始終把握教育重點。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訓課程設計中首位考慮、優先安排,在“真懂”“真信”“真行”上下功夫。要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系統地加強黨史國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使黨性教育具有更加扎實的基礎。2.注重內容科學有效,堅持分層分類原則。黨性教育是黨校的必修課,貫穿于黨校教學全過程,確保黨性教育課不低于總課時的20%。按照受教育對象的教育背景、職業特點、所屬領域等,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各有側重,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將黨性教育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通過相應的考核來認定其是否合格。
一是充分挖掘黨性教育資源,將兩史與地方史相結合。一方面,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在幫助學員深入了解黨和國家歷史的基礎上,增強其對黨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整理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結合地方史教育,使學員接受更真實、更生動、更貼切的歷史教育。二是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增強黨性教育教學的吸引力。除了講授式外,還可以采取研討式、座談式、互動式、訪談式、情景再現式等靈活方式,讓學員在輕松的環境中接受嚴肅的黨性教育。如黨性分析,可采取結構化研討的方式,利用團隊學習能力,把問題澄清、原因析透、方向明確,既加強學員間的了解,增進友誼,又能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效果甚佳。三是開展多種特色實踐活動,賦予黨性鍛煉新的內涵。比如有條件的可以安排社會調查,組織學員下基層開展調研活動,深入基層使學員們在思想與感情上,與群眾拉近距離。真實的景象,親身的體驗,可引起大家對宗旨意識的反思和再認識。此外是開展拓展訓練。通過拓展訓練,組織學員在戶外集體完成一定的任務,增強學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大局意識和責任感。
一是探索建立黨性教育成果評價體系。黨性教育重在實效。要成立由干部培訓主管部門、干部培訓機構、學員所在單位共同組成的黨性教育教學評估機構,研究定量或定性考核指標,使黨性教育教學評估有依據能考核;加強黨章黨史黨紀知識學習考試,并組織討論交流,讓學員從理論上認知認同,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二是建立黨性教育結果評價運用體系。比如,在對干部黨性教育考核評估結果的使用上,要與個人年度考核、選拔任用、評優選模緊密結合,切實把黨性教育效果與干部考核乃至選拔任用結合起來,激發干部參與黨性教育培訓的內生動力。三是創建黨性教育社會參與合力機制。黨性教育要取得長效,還應注意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從對黨員干部的考評考核、管理監督、選人用人機制等方面入手,強化黨性教育的外力約束作用,形成黨性教育合力。
總之,黨性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唯有多管齊下,措施配套,標本兼治,才能避免黨性教育的要求與實踐效果“兩張皮”,才能把黨性教育真正落到實處。黨校學習是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黨性教育的重要途徑。面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加強黨性教育既要堅持行之有效的傳統制度和做法。又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發現規律和總結經驗.探索和創新增強黨性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新思路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