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建民
(河北省容城縣教育局,河北 容城 071700)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在學習路上的引導者。教師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活動的參與,進行思想情感的探索,最終令學生掌握自主探索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行更好的課堂教學。
在進行課文最初的學習的時候,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對于課文梗概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因此可以要求學生們進行粗略的閱讀,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相應的音樂、視頻、圖片等,創造相應的情景,并且引導帶領學生們進入情景。從而讓學生們收到感官上的感染,進而引發共鳴,因此快速的進入課文中創設的場景當中,幫助學生們進行更好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會首先播放一些冬天的場景,還有濟南的名勝古跡以及濟南的老照片。幫助學生進行情景的帶入。同時會播放介紹老舍的一些相應的資料,讓學生們能夠對于作者的寫作背景能夠有一定的了解?;蛘咴诰W上查找課文的音頻,讓學生們閉上眼睛,一邊聽取音頻,一邊在腦海里創設場景,從而將書面的文字抽象轉變為圖像與場景,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帶有情感的去學習此片文章。在這些有趣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課堂興趣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并且刺激了學生們更加積極的去思考與探索。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通常可以用設置懸念的方式,用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應當自習洞察了解學生的心理,從而巧妙的設置懸念,進而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不用提前告知學生本堂課所學,然后對進行復述,在講到關鍵時刻的時候,可以做適當的停頓,然后引導學生開始對接下來的情節進行猜想,此時學生們由于注意力與好奇心的吸引,也會積極的投入到課堂中去,進行大膽的猜想與假設,在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打開書本,自主的去閱讀本節課將要學習到的課文,從而找到答案。此時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升,并且學生們的閱讀效率也大大地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成果能夠得到保障。
在開始新的一篇課文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在做課堂導入時,可以結合本課的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進行探索與思考。帶著問題去閱讀,不僅使得閱讀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令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變得更加的集中起來。學生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動下,也會變得更加的積極。比如在學習課文《皇帝的新裝》的時候,我便會針對課文內容與課文的思想進行提問。比如為皇帝做了新裝的裁縫們是如何騙皇帝的?大臣與百姓們見到了皇帝的新裝后又有什么樣的反應呢?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從本篇文章你學到了什么?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粗讀文章之初,學生們可能無法全部回答出所有的問題,此時教師們可以與同學們一起解決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對于中心思想以及人生啟迪等問題,教師可以放到文章學習的最后進行解答,并且選取學生們進行發言,聽取學生們的想法,對于學生們回答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與思考,并且在此過程中更加了解到學生。在對于文章的理解中,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加的有層次感,更加容易的進行理解。
有很多的時候,學生已經提前看過課文或者理解了課文的梗概,就會對于文章失去興趣,進而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也會降低。因此教師可以從其他的方式下手,用新穎的教學手段或者妙趣橫生的故事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從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入手進行教學。結合教學內容,選取一些新穎的故事進行課文導入。在上課前,教師選取與本節課文相關的小故事在課前進行講解,在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的同時,也使得師生之間能夠有更好的交流與溝通。比如在學習《故鄉》的節選課文的時候,我也會選取另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進行對比。通過將《故鄉》中作者與的閏土童年生活與《阿長與〈山海經〉》的童年生活進行對比。同時還會把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童年活動進行介紹,比如在瓜地里捉猹,或者養小動物等,與學生們當下的童年生活進行對比與探討,進而在交流中加深了學生們對于文章的印象,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們的感情,令學生們帶著感情的去閱讀文章、學習文章,都是教師們應當不斷的追尋與探究的。情感教學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們的語文理解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更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健康的心理狀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當進行相應的手段進行教學,并且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在高效的學習環境中,得到身心的成長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