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強
(本溪市文化事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本溪 117000)
戲劇是通過演員在舞臺上的演出而為人們欣賞的藝術,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藝術類型,總是需要由某個人,以舞臺表演為中心,組織與協調整個藝術生產的復雜過程。這種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在創作上與一般的藝術創作有所不同,它不像詩歌、小說、散文、繪畫之類的藝術創作都是由藝術家個人完成的,而是需要許多相關部門的人共同營造,從事群體的創作,因此每個部門都需要具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參與。
長期以來,許多導演都愿意把演員看成是在影片創作中完全受自己支配的簡單附屬品,導演是唯一負責成果的人,他對演員最細微的動作,最簡短的語言和最細微的眼光都要做出規定。這樣做多少有些過分,會妨礙演員表演的連貫性。演員并不是沒有個性的。他的表演一定帶有與自己形體和氣質密切相關的某些特征,作為一個導演,不管他多么善于指導演員,都不能全部去掉演員自身的特征。演員同導演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因導演而異。因為導演是對影片具有完整看法的唯一人物,他常常用這種看法去影響演員。
導演同演員的關系是影片攝制過程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因為同演員的密切關系是影片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導演可以干脆通過行政命令支配攝影師和剪輯師;如果導演得不到他所需要的東西,他可以撤換這些藝術家。但是,影片一旦開拍,撤換一個演員就花費很大了。每一個導演都有他自己同演員打交道和從演員那里獲得他所需要的表演方法的能力。導演必須準確地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他必須了解演員的能力范圍,必須善于取得他所需要的表演。
在攝影機前的演員是不可能估計他自己的表演的。他不是當著觀眾的面進行表演,因此也就不可能感覺到觀眾情緒的起伏,并以此來估量演出的效果。不僅如此,在拍攝中,演員只能容許有少量的動作設計,或是不容許有動作設計。相反地,導演常常要求演員少表演。因為電影和電視劇不能容忍過長的表演,因此是導演、而不是演員設計全部表演,只有導演能夠根據整部影片的情況估計出表演的效果。
因為電影不是按順序拍攝的,所以只有導演才完全了解整個表演的情況。如果拍攝日程要求先拍最后一個場面,然后大約過了三個星期再拍開始的場面。那么導演就必須對兩個場面所要求的表演質量心中有數。只有導演對表演的所有細節心中有數,精心結構演員的表演,這樣拍出的每一個場面的情緒基調才可能是合適的。
因此,在拍攝過程中,演員是為導演而表演,從導演那里得到成功地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指導;導演同時也成了影視表演的觀眾。正確的視覺效果只有導演才能判斷。只有導演才能告訴演員,他對于他們在拍攝之前共同分析的角色是演得過火還是不足。因為導演具有這種特權:既是作品的主宰又是拍攝時唯一的真正的觀眾。在拍出的時候,只有一個人“看到了”銀幕上的完成影片,這就是導演。從這個意義上講,導演既是創作者同時又是觀眾。正是出于這個緣故,導演才是能評判演員的唯一人物。同時導演還要替演員制造一種氣氛,要使他們滿懷信心地同自己在一起,因為導演正是演員工作中僅有的一面鏡子。
導演與演員在藝術創作中的關系,很多大師級的藝術家如普多夫金、丹欽科等都已很詳盡地闡述過了,這里不必再重復前人已有的定論,也無須贅述。筆者在本文中想談的這個問題很難提到專業藝術創作的高度,但對導演和演員而言卻又事關人物形象能否成功塑造它在戲劇影視創作領域并不具有理論色彩,卻又直接影響到導演和演員的創作態度、創作情緒和創作靈感。這個問題便是在戲劇、影視藝術創作中導演和演員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人人都知道在藝術創作中要重視導演和演員之間的關系但這個“關系”,不僅表現于兩者在理解角色、塑造人物上的相互默契和啟發上,也表現在兩者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的人格和情感上。丹欽科談到導演時是這樣說的“導演是具有三重身份的人其一,導演是解釋者,怎樣表演是由他來示范的,所以可以把他稱作兼為演員的導演或兼為教師的導演其二,導演是一面鏡子,要反映出演員個性方面的種種素質其三,導演是全劇的演出組織者。”我國著名導演藝術家黃佐臨先生也認為,導演和演員的關系是相互激發相互感染,共同把人物形象塑造出來,不能像“鏡子”那樣消極被動,而應幫助與指導演員改造自己。
在藝術創作中,導演和演員同是二度創作者,只是分工不同,他們只是有著創作規律上帶來的差異。他們之間沒“大”沒“小”。導演是總體性、全局性的二度創作的引發者、闡釋者、協調者和最終把握者演員是舞臺行動的載體和具體實施者,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導演的一切構思需要演員和其他綜合因素體現,導演是幕后指揮,演員是臺前體現。導演對一切人物的想法都要靠演員實施。這就需要導演應尊重演員的情感和人格,為演員塑造人物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和環境。
演員的情感是很脆弱的。人的情感不是自來水,打開水龍頭水就出來了,關上水龍頭水就沒了。人不是可隨意操縱物體,他有自己的意識。通常,我們在生活中看見有人哭了,他不是一下子就哭出來了。他會有一個傷心的過程。停止哭泣也不是一下子就停止,而是會抽泣一會兒。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演員不要表演情緒。人的情緒不是表演出來的,它是由內在的內心獨白、內心視像變化所產生的。如果導演因為演員在表演中某一個動作不到位便對他大發雷霆甚至臭罵一頓,那演員在藝術創作中的心緒便被打亂,很難完成他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