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曉
(重慶綦江古南中學,重慶 631420)
傳統的歷史教學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大多只有灌輸二字,許多學生看待歷史這門學科也覺得只要記憶就好了。其實不然,歷史是一個深奧且極具魅力的課程,站在現在的角度看待過去的故事,引人深思。歷史教學法便給歷史教學帶來了突破口,它提醒著學生不忘歷史,牢記過去的使命,也帶領著學生擁有展望未來的勇氣。歷史故事教學法并不只是講故事給學生聽而已,而是將故事背后潛藏的價值和哲理傳遞給學生。接下來就將討論它對初中歷史教學產生的具體影響。
歷史故事教學法是將歷史知識和故事相結合,在課堂上進行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歷史閱歷,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加其文化儲備。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講述歷史故事,也使得學生更專注于歷史的學習,立足于當下,思考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經過思考,能夠正確地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和歷史觀。“人不會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歷史是發展的,變化的。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讓學生用發展的眼光認識歷史,不再局限于課本的描述。
初中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歷史這門學科,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讀教科書,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只會降低。同樣,課堂的效率也會大大降低。歷史故事教學法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會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得初中歷史課堂顯得更加活潑、生動,讓學生知道歷史不是枯燥的,相反,歷史上發生的故事十分有趣且能給人一定的啟示。課堂的效率自會加快,課堂效果也會隨之提升。
歷史故事給人以啟迪,也使得校園的文化氛圍愈發濃厚。歷史故事教學法的推出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傳播和良好學風的建設。如果說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是知識的積累,那歷史故事的普及則是為其發展打下的基礎。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會促進歷史教學的改革,推動其優化教學的進程。
“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歷史教學。教師看待歷史也需要以客觀的態度,進行多維度的思考,在采取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同時需要課前進行充足的準備。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歷史故事,準備好講述故事的形式,盡可能地完善好教案。不能生搬硬套,或者說缺乏充分的備課。歷史故事的選擇則要符合中學生的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教師對于學生的學情也要有把握,掌握每一個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的進度調整。同時也要盡可能地掌握歷史故事的發生背景和前因后果以及一系列相關的歷史人物,在上課時也方便補充。在備課時最好能梳理出一條時間線,建立歷史人物與事件的框架體系,便于學生復習和回憶。
歷史故事教學法不僅僅只局限于課堂上面,也不只是由老師來講述,還可以開展相關活動,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比如歷史故事演講比賽,學生自己搜集感興趣的歷史故事,在臺上進行演講,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體會。這樣更能拉近學生與歷史課堂的距離。讓學生對于歷史有一個更直觀的體驗,也讓每一個學生有機會參與進來,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聽講解員講述歷史故事,讓仿佛遙遠的歷史重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可以與當下社會熱點相聯系,進行古今對比,使其印象更加深刻。這些活動的展開,是為了便于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強化它的教學效果。也能讓學生盡快地建立屬于自己的歷史知識框架,有利于接下來的歷史學習。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進程中難免會用到教學工具,這些工具的巧妙運用,對于歷史故事教學法的運用無疑是錦上添花。比如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在歷史故事講述的基礎上展示相關視頻或者歷史文物的圖片,便于學生的聯想和學習。教師在講到歷史故事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音頻,引發學生的共鳴。在歷史的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用具除了多媒體,就是投影展示臺了。當講到宋朝的歷史時,教師可以利用展示臺投影清明上河圖等展示宋朝人土風情的畫卷,讓學生在聆聽歷史故事的時候,更加身臨其境。對于學生而言,歷史是神秘的、悠久的,歷史故事教學法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解答學生對歷史產生好奇心。并且,將這個教學方法和教學用具相結合使用,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歷史故事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老師的單方面解讀,需要師生之間進行互動。故事講述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學生之間的故事接龍,也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故事呈現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的,甚至可以專門開設歷史小劇場,由學生來扮演歷史人物。這些都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默契,也及時地反饋了學生對于歷史的掌握情況,便于以后進行查漏補缺。在故事的結尾老師可以提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總結結論,梳理出故事的脈絡,記住重要的時間節點,事件的起因結果。這些都是在互動中完成的,學生也在互動中吸收知識,獲得感悟。不再只是面對書本上的單調文字,而是多了自己的思考。
總的來說,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歷史故事教學法具有鮮明的特色與優點。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歷史知識,還提高了歷史課堂的上課效率。同時,它也有許多的實施條件,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也促進了教學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學方法一般不能單一使用,如果只一味地推崇一種教學方法,結果將會是背道而馳,需要經過反復的練習和思考才能達到較好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