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智
(重慶市綦江區實驗幼兒園,重慶 401420)
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而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各類游戲都很有興趣,好奇心強,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可能會阻礙幼兒教育成效的提升。因此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時候就應該嘗試著將游戲教學引入到幼兒教育中來,以推動幼兒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幼兒教育的成效。
開展游戲教學活動能夠讓教師以相對輕松的方式來幫助幼兒學習更多的知識,開拓幼兒的視野[1]。由于在開展游戲教學活動的時候,每一位幼兒都需要參與到游戲教學活動之中,這也就意味著每一位幼兒都需要處理自己在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且進行思考觀察和分析比較。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就能夠學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學到自己原本不了解的知識。因此,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能夠起到豐富幼兒的知識面,開拓幼兒的視野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把“XX 里有XX”的游戲引入到幼兒教育中來,讓幼兒圍繞著某一個主題輪流說出與其相關的內容,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內容,這時就能夠使其他幼兒了解相應的知識,進而達到知識共享的目的,豐富幼兒的知識面,開拓幼兒的視野。
將游戲教學引入到幼兒教育中能夠讓幼兒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并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讓幼兒養成思考的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并進行反思,最終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比如,教師在帶領幼兒學習折千紙鶴的時候,就發現有部分幼兒即使在仔細觀看過教師折紙的過程后,也不能獨立折出一只千紙鶴。而他們在發現自己沒有辦法折成千紙鶴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進行反思,思考自己為什么就不能折成可以翻動翅膀的千紙鶴呢?在進行思考后,他們就會糾正自己的錯誤,進而正確地折出千紙鶴,而通過開展折紙游戲,他們也就學會了進行反思和分析自己的錯誤,并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
將游戲教學引入到幼兒教育中能夠使幼兒的情感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幼兒在此年齡幼階段可能會比較偏向從個人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他們可能會比較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完全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2]。這顯然是不利于他們與他人相處,不利于他們開展接下來的生活和學習活動。而這種情況雖然可能會隨著幼兒的認知發展完善而得到改善,但是如果學前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的時候能夠嘗試著將游戲教學引入進來,就能夠使幼兒的情緒被游戲約束和引導,進而有效發展幼兒的情感,讓幼兒學會掌控自身的情緒。比如,教師在帶領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幼兒通過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來掌控自己的情緒,嘗試著在平靜的狀態演出興奮的情緒,在興奮的情緒下演出平靜或傷心的情緒。
將游戲教學引入到幼兒教育中能夠有效拉進幼兒和教師的關系,讓幼兒把教師當作自己的朋友,使教師能夠深入地了解幼兒,更貼心地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提升幼兒教育的成效。
教師在要發揮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只有把握其要點,才能促使其充分地發揮作用。
提升游戲教學的成效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過程中,將想讓幼兒掌握的一些課外知識融入到游戲教育之中。只有這樣,游戲教學才能夠被稱為游戲教學而不是單純的游戲[3]。比如,教師想讓幼兒掌握彩虹的顏色,那么教師就可以采取“XX 里面有XX”的游戲,讓幼兒通過這種方式來記憶彩虹中的顏色,讓幼兒認識赤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顏色。而通過將知識點融入到游戲過程中,幼兒就能夠在相對愉快的環境下開展學習活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也就會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活動的時候,也可以讓幼兒通過開展一些與體育相關的方式來增強幼兒自身的身體素質,推動幼兒的身體發育。
教師在設計游戲開展游戲教學的時候需要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教師需要認識到幼兒才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游戲教程所起的作用僅僅是引導,教師所承擔的身份也僅僅是游戲秩序的維護者。比如,教師在引導幼兒開展“繪畫”這項游戲活動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幼兒對繪畫這個游戲非常熟悉,這也就意味著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并不是特別高漲。所以教師在借助這個游戲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需要對其進行創新,使游戲更為有趣。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幼兒借助類似花、草除了畫筆之外的材料進行繪畫。這樣一來,幼兒的學習熱情就會得到有效激發。總之,教師需要把幼兒放在主體地位,要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的時候,需要認識到游戲是一種互動性的活動,教師和幼兒之間需要保證積極的互動才能夠營造更為愉悅的課堂氛圍,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使教師能夠有機會去調整游戲的開展節奏,使得游戲教學能夠顯示出其價值,發揮其作用。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為了提高幼兒教育的成效,教師可以嘗試著將游戲教學引入進來,讓幼兒在他們喜歡的游戲中學習知識,有效豐富幼兒的知識面、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幼兒的情感以及拉近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