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開勝
(綦江區古南街道北渡學校,重慶 401420)
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偏遠地區來說極為重要,受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偏遠山區各方面的教育條件都比較差,在小學體育教學方面特別要注重開發利用體育本土資源,讓學生在本土資源的優勢中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育素質。支教的形式為偏遠山區體育資源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體育設施短缺的問題一時無法解決,這就要求教師就地取材,物盡其用。本文就山區體育資源短缺問題入手,結合本人支教的經歷,對偏遠山體育本土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探究,為山區體育教學提供幫助。
山區小學體育資源嚴重缺乏,教學設備簡陋并且數量較少,師資力量缺乏,山區的學生沒有接觸到正規的體育教學,具體表現為:
山區小學體育器材和設備嚴重缺乏,學校的體育器材主要是由上級部門配置,學校自行購買的較少。體育器材種類較少,是由于山區經濟條件落后,大部分教育經費花在了文化課上,導致在體育教學方面上的經費最為短缺。我所在的山區學校,盡管具有200 米的跑道塑膠田徑場,但是籃球場卻為水泥材質,在如今強調安全第一的情況下,水泥硬化的場地對學生活動中的安全具有很大隱患。學校的乒乓球臺損壞已久卻得不到維修。盡管上級部門為學校配備了部分器材,但是種類較少,對于損壞的器材更新不及時或囿于條件簡陋無法維修。在器材的利用率上也存在多功能按摩儀等器材閑置。以上問題的存在導致山區學校體育設備存在缺陷,很大程度上影響體育教學效果。
偏遠山區的師資力量匱乏,特別是在體育教學方面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師資流失嚴重一直是山區學校存在的問題。年輕的教師為了追求更好的教學環境紛紛調進城教學,加之學校與家長都重視文化課成績,認為只有讀好書成績好才有出路,使得原有的藝體教師改教文化課兼任體育課教學。教師力量匱乏使得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工作量大,不僅要教語文或者數學這樣的學科還要搭配其他學科的教學。24 個班級只有一個專職體育教師,我到該校后專職體育教師也只有兩人,但由于師資的嚴重短缺,本學期我也被調去教了兩星期的數學之后才專為專職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的嚴重匱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發展。
山區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教師在短時間內解決體育教學資源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師資力量的配備也是較為困難[1]。因此,要想加強山區小學體育教學,教師就要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
偏遠山區學校的體育教學不僅要貫徹落實國家對體育教學的相關政策要求,還要充分挖掘鄉土資源優勢做到就地取材,物盡其用,把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具有鄉土氣息,能夠充分提現山區學校的教學特色。就地取材,物盡其用的原則促進山區學校體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提高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興趣和積極性。學校操場上有塑膠跑道,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田徑場的價值,我會在體育課上利用200米的跑道鍛煉學生的短跑能力,從50 米、100 米、200 米短跑教學中訓練學生的爆發力和沖刺能力。有一些學生在短跑上十分具有優勢,我會著重訓練他們的短跑,也有的學生耐力較好,我會讓他們增加跑步的圈數,鍛煉他們的長跑能力。對于水泥硬化的籃球場,在教學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在其中跳繩,踢毽子,做仰臥起坐等安全隱患較小的體育項目。為增加體育特色,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山區學校教師要另辟蹊徑根據山區生活方式進行體育器材的開發[1]。例如,山區的學生平時會有爬樹的習慣,特別是一些男生動作敏捷,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對校園的圍墻進行改造,在圍墻上安裝一些把手,制作成一面攀巖墻,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爬樹”感覺。山區體育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本土資源優勢,由課內教學走進田間教學,教師每周可以帶領學生體驗農田生活,像采摘水果,摘茶葉,種糧食等都可以進行競賽,在規定時間內看哪個小組勞作最多。這樣的體育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體育素質,而且在教學生讓學生體會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總之,山區學校體育教學要挖掘本土資源優勢,做到因地制宜,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涵養。
師資力量匱乏是山區學校長期存在的教學問題,特別是體育這樣的學科由于缺乏重視,專職教師少之又少。師資流失是無法避免的,為了加強山區學校體育教學就必須要提高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山區本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通過培養現任教師的形式來加強隊伍建設。對于教其他科目并且具備體育天賦的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專門的體育訓練,通過專業知識學習,外出教學實踐等形式來增強其體育教學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這樣的師資隊伍建設是山區學校艱苦條件下不得以而為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體育教師隊伍匱乏的現狀。當然,這只是山區學校利用本土資源的方法,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還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山區學校支教,真正讓他們扎根山區,建設山區學校,提高山區學校體育教學質量。
促進山區學校本土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僅局限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加強現有的師資隊伍建設,還可以對學?,F有的體育器材進行二次開發,教師要發揮自身創造力,帶領學生制作一些簡單的體育器具,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提高動手能力和思維創造力。
盡管山區經濟條件有限,體育器材缺乏,教師也要發揮想象力,利用本土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盡可能解決了山區體育教學的問題。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發揮本土資源的優勢制作可用器材,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心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