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子瑋
(重慶市云陽鳳鳴中學校,重慶 404500)
在過去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只是單純地為學生進行教材上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無法積極地參與課堂發言,學習呈現松弛狀態,他們難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漸漸喪失了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因此,現在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建立新的教學觀念。要能做到,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去積極地探索和思考知識,真正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不是填鴨子式教學,只是一味地講解和傳授。這才是教學的真正價值。其次,教師應該學會鼓勵學生,啟發他們自己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框架,而非直接提供給答案。這樣才會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和推廣,初中教師對于教學得到信息化越來越重視。如何能夠借助信息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也就成為了當前數學教師所急需解決的最大難題。針對目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我們的教師需要對教學的信息化建設予以足夠的重視,通過加快教學的信息化建設,進而實現對教學模式的改進。
例如,在“生活中的軸對稱”一課中,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欣賞一些軸對稱的物體圖片,進而了解什么是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是什么。通過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在本節課的教學當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一些是軸對稱圖形的實際物體圖片,進而讓學生對于什么是軸對稱圖形有所了解。接著,教師可以把本節課當中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內容比如說“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軸對稱圖形和倆個圖形形成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系”等內容制作成PPT,利用PPT課件對于這些重要內容進行梳理和優化,以簡單易懂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進而提高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掌握。
數學來源于生活,無論多么抽象的知識都是基于生活的基礎上發生的,所以說生活是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與途徑。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都嚴重的忽視了生活這一重要的教學因素,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變成一種機械的知識,致使學生們無法將所學的知識良好的運用與實際生活當中,其教學難度更是相對較高,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在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中,我認為生活這一重要的教學因素應當被著重的提出來。在學生們遇到一些比較困難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們答案,而是逐步的引導學生們去結合生活實際去進行獨立的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們將問題寓于生活當中。比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我們結合日歷來進行練習。在日歷上隨意圈出三個數,他們的和為60,那么這三個日子分別是幾號,這樣由生活當中的事情去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增強學生們的理解能力。
現代教學已經逐漸從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演變成讓學生學會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教師的教學需要遵循四個要點,首先是讓學生學習數學相關知識,幫助學生體驗數學知識探究的樂趣,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以及領悟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一旦遇到同樣的問題或相似的問題時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運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相關問題.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課程時,教師主要讓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以及運用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究式數學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動手觀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幫助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體驗探究式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自信心.比如,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現在要在菜地里種菜,需要學生探索合適的方式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總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法和基本的性質.讓學生自主去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能夠充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在后期的數學學習中能夠運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學習鞏固數學新知識的同時,還能自己學會如何去運用.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有聲像一體的特點,還有很好的視聽效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學內容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多媒體可以打破這一局限性,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地表達給學生。多媒體還可以完成一些板書不能完成的任務,可以突破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課堂。
例如:在“圖形的運動”教學中,本節課主要講的是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要能夠在紙上把圖形進行平移或者旋轉。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借助多媒體,制作圖形的變化過程,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圖片平移、旋轉的過程。如果老師只是簡單的板書講解,學習可能不容易理解。所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
再例如:在“認識三角形”的學習中,教學任務是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點。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制作PPT,給學生出示兩張三角形建筑物圖片的幻燈片,讓學生從中找出平面圖形。通過多媒體制作的圖片課件,讓學生感受到一些建筑物和學習的關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三角形的興趣。
在當前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初中教師面對的重要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秉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創新性教學模式,成功構建一個輕松、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層教學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所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