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芳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北環路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1)
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課堂似乎沒有太多的“花樣”,因此會顯得比較枯燥、乏味。在一堂數學課上,當課上到將近一半的時候,很多學生開始騷動起來,注意力也開始轉移了,時不時地還會出現學生的吵鬧聲。就在我以為這堂課后半節課大概沒什么效率的時候,教師的一句“今天某某同學上課特別認真,老師講的題目都在認真思考”使同學們迅速端正姿勢,注意力也放到了教師身上。經多次觀察,此類評價語竟然屢試不爽,這引起了我對小學課堂教學中課堂評語問題的思考。
課堂評價語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回答、作業、演示、表現所做出的評價性語言。可以說,課堂評價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的成敗。具有向師性特點的小學生非常看重教師的評價,許多名師的課堂教學,之所以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精當的課堂評價語言。同時教育心理學表明:準確的、合理的課堂評價語,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目前,課堂評價得到越來越多教師和學者的關注和重視。但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很多教師的評價語就是毫無根據地“灌米湯”,這樣會讓學生摸不著邊際,學生也很難從教師的評價語中領悟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如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很好”“很棒”“還有嗎?”等空洞的課堂評價語,沒有貼合實際的給學生進行評價,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就會越來越弱,造成課堂的疲憊,甚至有的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語直接無視。當前課堂評價語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教師的評價缺乏針對性、準確性,就像個大帽子,扣在誰頭上都行。教師如果沒有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只是籠統的進行評價,這是教師極不負責的表現,導致評價語的作用不能有效地發揮。
教師使用課堂評價語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在教師充滿愛與鼓勵的評價語中得到滿足、快樂,找到自尊,找回自信。這也是新課標所提倡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這一理念。但是評價不能過濫,過于單調。如一堂數學課上,從開始到結束,無論學生回答的對了還是錯了,無論學生表現得好還是差,始終“表揚聲一片”,同時只用“好”“很好”“真聰明”“你真棒”等兩三字的評價語。雖然說孩子是要夸出來的,但是這樣單調的評價語,學生會產生厭倦心理,最終激勵性表揚也變得“平庸”了。那么這樣的評價語還能使學生活躍起來,還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嗎?
雖然教育制度在不斷地完善,但是傳統教育的影響對現在教育的還是很大。課堂上,聽到的大多數是教師對學生單方面的評價,學生很少有解釋或者反駁的機會。當學生想要解釋的時候,教師直接一句命令式的“坐下”就剝奪了學生發表意見的權利。評價語缺乏了跟學生的互動,很多評價忽視學生的心理活動,以及態度和情感。
教師評價應有鼓勵性,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即使批評也要確保學生的人格不受侮辱,不損害學生的尊嚴。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句話,精辟地道出了教師課堂語言的重要性。課堂上,教師應注意把握評價的尺度,使評價做到準確、簡潔、得體,讓學生很容易就聽明白,并且教師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除了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外,還應該重視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可以以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去關注自己和他人的評價,人人參與評價,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實踐中,有時候往往說的很多,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不如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學生自己說。如果長時間訓練學生這種評價方式,由扶到放,學生漸漸地會變得愿評、能評、擅評。
目前,實際上很多教師都已經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使用并不斷創造發展性評價,在教學工作中更要重視發展性評價,重視學生的發展。通過不同的評價語,準確抓住了同學們表露出來的閃光點,并給予了肯定與贊揚,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這樣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評價語才能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彰顯學生的思維特點,真正促進學生進步。
數學課堂上,教師精當的評價語,以及多種發展性評價方式相結合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所在。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發展。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策略能滋潤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關注數學課堂評價語,給予學生思維的空間,教師要學會認真傾聽,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探索,一定可以讓課堂教學效果更加精彩,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