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莉
(攀枝花市成都外國語學校,四川 攀枝花 617099)
英語是由聽說讀寫組合的復雜的整體。其整體水平的提高,必須以語音的培養訓練為基礎,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在英語教學起始階段,語音教學主要應通過模仿來進行,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F將音標教學以及學生音標延續性學習重要性及策略總結和歸納如下。
《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翻開初中英語教材,我們不難發現,音標教學內容零散,不利于學生系統記憶和練習。學生出現了沒有老師教就不會讀,不會拼,不會寫的問題,到了高年級成績的分化就更加明顯。我們不難總結出學生開始不學英語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音標的學習。因此,在初一年級必須抓牢音標教學。那么,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就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方向,而英語音標作為英語單詞發音的標注,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正確發音。進行音標系統前置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標,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理論,初學者更容易形成固定的學習習慣,因此,在英語學習的初期讓學生進行音標的系統學習,有利于學生根據音標讀準單詞甚至是拼出英語單詞,對英語學習十分有利。
1.音標教學。單個示范元音和輔音發音要領,同時進行音標滾動組合拼讀練習。如第一個課時學習音標/i:/,/i/,/p/,/b/,教師通過提供音標卡并結合口型示范發音,如下所示:
當時,教師通過固定的教學步驟引導每一個角落的學生關注音標卡:
T:Look at my mouth,listen and don’t speak.
T:Listen and speak.
T:Practice in chorus,in groups,in pairs and one by one.
T:More practice./i:p/,/i p/,/p i:/,/b i/,/p i:b/,/b i:p/,/p i b/,/b i p/
T:Show me your figure,lets learn how to write it.
實踐發現,通過這看似簡單固定的一系列教學步驟,卻能讓每一個學生看清楚每個音標口型和舌位的變化,使其可以將舌頭進行恰當的定位或伸縮,以將音發正確,而不是機械地跟著老師讀,模仿輔助軟件的發音而出現聽錯讀錯的現象,如than(更)和thin(瘦的)的發音很多同學就分不清楚,發音沒有區別。
2.字母教學。當學生完全掌握48 個音標發音后,就開始教唱字母歌。與先教字母再引出音標的教學方式相反,這種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已經學習過的音標培養學生自主糾正錯誤字母發音的能力。比如:Cc,字母讀/si:/,而與之對應的輔音音標就是摩擦音/s/,元音/i:/,在講輔音/s/時就已經做了/si:/的拼讀練習,因此學生并不陌生。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孩子會把字母Cc 的發音/si:/發成/se/,而當我將該字母的音標詞寫到黑板上時,學生豁然開朗,立馬糾正了自己以往的錯誤發音,可見音標的學習對正確發音有非常大的輔助作用。同時通過字母歌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記憶英語字母的讀音。
在音標學完之后進入教材的正式學習,學生又陷入了怪圈:死記硬背每一個字母,完全不知道發音和單詞結構之間的聯系。這是由于后續的學習中脫離了發音和單詞結構的延續性學習而導致的。因此,對音標的學習絕不可能只局限在起始階段,而應該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音節拼讀、重讀等音變規律的相關知識,打造學生“見詞能讀”的能力,進而掌握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對此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介紹拼讀規則。教師應該向同學們介紹常見的音標字母和單詞中字母組合的拼讀規律。當單詞教多了,學生就會發現。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字母組合發音都是一樣的,教師就需要在平時的教材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做歸納總結,目光長遠地歸納出教材中,考題中出現過的符合拼讀規律的詞匯供學生做大量拼讀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音標和單詞這兩塊基礎,讓其找到兩者之間微妙的聯系。
2.加強語音和模仿訓練,提高學生辨識技能。培養學生的聽音辨音能力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任務。教師可先訓練學生聽單音,然后再將語言單位逐步上升到句子或篇章。如在聽力過程中遇到學生容易犯錯誤的單詞,且這個單詞在聽力理解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時,那么教師應該給學生機會重聽,不斷感受,強化模仿。
如八年級下(2013 版)《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 working》Section A 1b 的聽力中,有這樣一句話She said she wasn’t going to Marcia’s house on Friday night.其中wasn’t 這個單詞是這個句子的關鍵,它決定了Lana 周五晚上到底要不要去Mania’s 的家,但因為wasn’t 中的t 是清輔音,所以磁帶里讀的特別輕,結果學生都聽不出來。這道題的正誤判斷學生基本上都錯。其實,假如在平時聽力的時候細心注意was 的讀音你就會聽出其中的奧妙來,因為was 是濁輔音,發音是很清晰的,但wasn’t是清輔音,磁帶里讀的時候,音節會長一點,但收尾很輕。教師通過反復播放錄音,學生就會聽出這些細微的差別,培養了學生對語音的敏感性,對辨識能力提高很有幫助。
總之,只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學生語音技能的培養,結合學生實際,系統教學,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貫穿到全教學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語音延續性學習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素養,最終促進英語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