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細健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二中昌北校區,江西 南昌 330032)
網絡技術應用在中學政治思想教育中,教師應利用網絡構建學習平臺,讓學生在平臺內獲取政治思想知識,并運用網絡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同時通過網絡創設創新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政治思想學習,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網絡時代下中學政治思想教育產生的積極效應,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網絡具有開放性特點。學生利用網絡可以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并且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加簡單,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合理的優化和調整,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其次,網絡時代下可以使政治思想教育體現出寓教于樂的特點。中學利用網絡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在平臺內向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擺脫傳統學習模式的束縛,在網絡環境中學習知識,學生利用任何時間和空間學習,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三,網絡時代更加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政治思想知識,幫助學生自主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1]。
網絡時代對中學政治思想教育產生的負面效應如下:一,網絡環境較為復雜,學生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受到網絡環境不良信息的影響,會引發學生的心身健康出現問題;其次,中學生自我意識較弱,極易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生的思想會出現極端情況,學生無法分清現實環境和虛擬環境;三,中學生會出現上網成癮的情況,學生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游戲,導致學生的學習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網絡時代下,中學應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利用網絡構建政治思想教育平臺,通過平臺實施創新教學方法,一方面將網絡中具有時事特點的政治新聞,作為學生討論的焦點,讓學生在平臺內進行廣泛的交流,通過交流拓展學生的政治視野,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探究時事事件蘊含的政治知識,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學校應在平臺內向學生宣傳主流政治思想,通過豐富的政治思想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政治思想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政治思想學習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探問生命》知識時,本節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視生命的情感,認清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實現人生的價值。教師將本節教學目標,以音頻課件的方式上傳至網絡平臺,讓學生在平臺內對探問生命進行學習,并且要求學生能正確認識生命的短暫性和接續性,學會從容面對生命,擔當一份使命。
中學教師在政治思想教學過程中,積極使用網絡技術,應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素材,讓學生在學習政治思想知識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在網絡中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兇殺等內容,教師應通過政治思想教學,與網絡有效的融合,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視角看待網絡環境存在的不良情況。在政治思想教學中,會涉及到許多法律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深入講解法律知識在處理網絡環境問題的應用方法,讓學生形成自覺維護網絡環境的意識,并且堅決抵制網絡暴力,從而增強學生維護網絡安全以及社會穩定發展的責任感[2]。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七年級政治下冊《法律在我們身邊》知識時,本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認識法律與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密切關系,認識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產生的重要作用,并且認識法治是我國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初步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教師結合網絡中出現的不良現象,結合政治思想知識,讓學生領會法律在日常生活以及虛擬網絡環境中產生的治理作用,使學生明確法治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可以維護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穩定,從而培養學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有助于學生利用法律,解決網絡環境中出現的問題。
在中學政治思想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網絡技術,創設網絡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創新情境中學習政治思想知識,既能激發學生參與政治思想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幫助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技術,通過網絡技術獲取相應的政治思想知識。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網絡技術創設的教學情境,更能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自行學習政治思想知識,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政治思想知識,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3]。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上冊《網絡生活新空間》知識時,本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了解網絡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條件的同時,利用網絡可以促進社會快速發展,并學會使用網絡,減少網絡對學生生活和學習產生的影響,從而正確認識網絡,培養學生對網絡生活正確的態度。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網絡情境,讓學生在情境內了解網絡對人類和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中學政治思想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構建網絡教學平臺,讓學生在平臺內學習和交流政治思想知識,并且掌握網絡技術的使用方法,借助網絡不斷拓展政治思想學習視野,獲得更多的政治思想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