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蘋
(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云南 昆明 650000)
堅持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最根本的價值取向,這個根本的教育目標指向教育的方方面面,考試評價也不例外。選擇合適的命題素材是前期命題制定的核心環節。命題素材要追求高質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思想性,能夠使學生在平時的考試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影響,這體現了核心素養對情感、態度、價值觀培育的要求。閱讀題應該以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素材為主,選擇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語篇,設置涉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導向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民族精神和優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加深對文化傳承的理解,堅定文化自信;選擇優秀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文本素材,設置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問題,使學生能結合自身經驗和文化背景發散思維進行創造性表達。
命題呈現形式不能脫離具體的語言情境。不僅僅是文本閱讀題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像一些客觀題的考查,教師也可以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古詩的知識背景來轉變考查方式,比如:月考過后,你的朋友因成績不如意而悶悶不樂,你可以用這兩句詩安慰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在《離騷》中,詩人表達自己高雅、高貴、卓爾不群、具有美好的外形與內質的兩句是: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這種借助情境意義的考查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內涵,活學活用,還有利于優秀文化的傳承。
語文教學應該突顯語文的綜合性,單獨學科知識點的學習和封閉訓練而不深入到語文的知識情境,就會弱化語文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深厚的文化性和獨特的人文內涵,從而背離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方向。因此,語文命題各個板塊的知識點之間以及板塊與板塊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應該要進行整體設計。學習語言不僅離不開具體的語言情境,還需要關注命題的情境意義。一方面,要在語文基礎字詞運用板塊、古詩板塊、現代文閱讀以及名著閱讀、寫作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做到每個板塊的考查都能基于語言情境各有側重。例如:在“基礎字詞運用”板塊,不是單獨考查學生字詞運用的正確度、熟練程度,而是要基于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來進行,將字詞的考查融入完整的語言篇章中。像修改病句和背誦默寫部分,題目設置不是簡單地要求把句子單獨列出來,而應該進行整體設計,以具體的語言情境為依托,引導學生在聯系知識背景的基礎上,綜合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情況。另一方面,各個板塊也要整體設計,各個板塊之間也要具有邏輯意義、內在聯系。比如,以理想主題為全卷主線,考查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可以在默寫中讓學生寫出表達實現人生理想的詩句;在文言文閱讀中,讓學生理解先賢們所追求的理想;在名著閱讀中,引導學生關注理想對人生的意義,這樣通過運用主題對相關學習內容進行整合,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綜合能力。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語文的工具性體現在學習語文不僅僅局限于語文學科本身,還能和其他學科進行整合,滲透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跨學科學習。不僅與歷史、政治等人文學科的內容相整合,還應該和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學科內容相整合,在不同學科間學習內容的滲透與融合的過程中拓寬視野、全方位提升學生對多樣化文本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如果僅僅停留在語文本學科孤立知識點的教學層面,便完全無法發揮出語文強大的工具性能,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提升綜合能力。在語文試題的設置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科融合的特點,例如,在教學《赤壁賦》《出師表》等課文時,可以引入相關歷史背景的介紹,來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所蘊含的深厚情感。
對考試命題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從命題上體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考查,是深化落實基于語文核心素養考試命題改革的重中之重。當前以紙筆測驗為主的語文考試命題,過于關注學科知識點的得分,考試體現很強的技術性,考試訓練變成答題套路的不斷規范、總結完善過程,毫無創造性。因此要轉變傳統語文考試命題以考查學生低階思維能力為主而忽視高階思維培育的現象,不能只是把考試當作檢測知識點熟練程度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更要體現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閱讀重點應考查學生閱讀后的感受,以及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的能力。要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整體的把握能力,尤其是對文本獨特價值的感悟能力和對其中藝術形象的獨特見解,題目要引導學生將思維過程充分展開,答案不能以測試答題技術的熟練度來替代學生進行基于文本的自主體驗和發表富有個性的創造性的感想。而在考查一些有標準答案的題目時,我們可以通過變換問題形式、靈活設置題目來促使學生運用高階思維,把常問“是什么”改為多問“為什么”??陀^題也不是獨立存在的選擇或填空,而應聯系學生日常生活、觀照學生實際生活體驗,列出的命題應該具有時代特色,以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
在高中語文中命好題是一名合格老師必備的基本功,廣大語文教師應主動學習,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積極參與培訓,掌握科學、規范的命題技巧,研究實踐,積淀豐富的命題經驗,從而促進教、學、評的良性互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