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恒剛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凰崗鎮九井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引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總是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行“灌輸式”和“說教式”教學,學生非常被動地接受著教師傳授的知識,雖然教師按時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學生的語文素養沒有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在復習階段,許多學生會發現自己對之前學過的知識完全沒有印象。這種教學模式的確應該被摒棄,小學語文教師們也應該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努力探索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主要為語文基礎,由于小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各種方法讓學生保持高度集中,做到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將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現階段的語文教學較過去而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高效課堂”的定義也發生了改變。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圍繞“應試教育”展開教學活動,所以學生成績的高低決定了課堂是否高效。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高強度的語文作業讓學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學習壓力,并且使學生逐漸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這種結果是家長和老師都不愿意看到的。
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主探究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旨在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必備技能。而素質教育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們就必須改變自己的傳統觀念,在開展教學之前先準備好教學計劃,設計教學環節,在教學時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調整。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課文《養成好習慣》之前,教師可以先大致計劃教學時間,如:利用十分鐘進行生字認讀教學,利用二十分鐘講解課文,剩余的十分鐘用來進行課后練習。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教學問題:“為什么要養成好習慣,如何養成好習慣?”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進行提問,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好奇心仔細閱讀課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課堂效率也能隨之不斷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讓學生說出“自己眼中的好習慣”,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好習慣”的定義就會更加清晰,同時,一些學生可能將一些不良習慣當作好習慣,這時教師應該及時指正,從而讓學生能夠有效辨別好習慣和不良習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養成好習慣。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語文知識,獲得語文素養,學生才能夠理解其他科目的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大家有目共睹。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讓廣大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都意識到自己的教學思維并不符合新時代的教學要求,所以教師們開始尋找新的教學模式。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學方案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該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語文學習保持新鮮感,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例如,在教學《黃山奇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利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導學:“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黃山嗎?你們知道它在哪里嗎?黃山是黃色的山嗎?”這三個問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進行思考。接著,教師利用PPT 為學生展示黃山的圖片,并進行介紹:“黃山位于安徽省,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見黃山集天下山水之大成。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文字,一起走進黃山,觀賞黃山奇石吧!”當對“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等奇石進行介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以此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小學生希望能夠通過表現自己來得到他人的肯定。如果能因為自己的進步而受到教師的贊美,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所以,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當發現他們的進步時,教師應該予以肯定,以此讓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語文學習。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大家對李白應該不陌生,誰能為大家背幾首李白的詩呢?”如果有學生愿意展現自己,那么無論該學生能背幾首詩,教師都應該夸獎該學生:“這位同學愿意主動起立背誦的勇氣值得大家學習!”這樣一來,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就會積極發言。
結束語:總而言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將“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同時,學生們也應該積極配合老師,只有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課堂氛圍才能夠更加輕松,教學才會更加順利。除此之外,教師們也應該理解高效課堂的真正意義,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