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吉林 長春 130012)
引言:在新時期,新的教育形勢下,由于深受傳統教育影響下形成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和陳舊的教學方法顯然早與時代脫節,無法適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無法滿足當前初中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本文嘗試從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入手,分析出其所存在的問題,最后在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為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有效推進提供思路。
從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來看,其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匯集起來已經嚴重制約了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進而影響了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有效學習。從其所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應試教育的沿襲是首要問題,絕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比如口述講授一些物理理論知識,黑板記錄一些物理公式,甚至在講習題時也通過在黑板上抄題目、學生抄錄題目,然后再一步步講解的傳統方法。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長期下來,學生面對反反復復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就會很容易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嚴重的會出現厭學心理,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1]。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中,占據主體位置的永遠都是教師,而學生一直以被動的地位扮演著機器人。被動地接受著教師的講述的知識,機械的消化著知識,這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嚴重喪失,進而導致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知識的理解永遠停留在表面上,同時學生會過度依賴教師,到最后的考試中卻一籌莫展,極大地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模式要創新,就必須從培養自主教學模式入手,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教師以指引者、參與者和陪伴者的身份來輔助學生的學習。比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不能以自己為中心而僅僅考慮到自己的講課進度和特點,而是要將對象轉化到學生上,充分考慮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從而使自己的教學方案的設計突出分層的特點[2]。如對學習處于中上游的學生來講,教師可以對他們的教學要求和作業要求高一點,因此對他們的課堂提問和作業設計的難度都要有所加大。而對于處在中下游的學生難度要稍微小一點。這樣就避免了學生整體的物理成績出現嚴重的斷層現象,進而讓所有學生都擁有可進步的空間。另外,教師要從開展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入手,現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為例。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噪聲的來源,教師可以設計探究活動,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令人心煩意亂的聲音常來自哪里呢?”然后準備好實驗器材——玻璃片、鐵釘。再讓學生們進行活動探究,方案一:將兩玻璃片的棱接觸后摩擦,讓學生聽發出的聲音;方案二:用鐵制品與水泥地摩擦,感覺它發出的聲音。然后教師繼續提出問題“這些聲音發聲時有什么特點呢?我們用示波器觀察一下它的波形,再與樂音進行對比”。這時教師播放一段錄像,最后做出總結:噪聲的振動是無規則的。探究活動的開展不僅給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而且還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創造性的拓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講到教學方法,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創新就要注重趣味教學的開展,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主要目的,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快樂學習[3]。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功率》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課堂導入來作為趣味教學的開始。教師在一開始上課時為學生演示以下三種畫面:一:將一皮球舉到一定的高度讓其自由落下;二:把一皮球斜向上拋出,觀察其運動路線;三:讓一皮球在講桌上沿直線運動,滾到講桌邊后落向地面,觀察其運動路線。師:在演示的幾種情況中,球的運動有什么共同之處呢?生:不論小球的運動狀態如何,它最終都落到了地面。師:球運動過程中運動狀態的改變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球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這節課我們就共同學習來解答這個問題。這樣不僅吸引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還會趣味教學打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又如在講《安全用電》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造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比如以PPT 的教學形式來為學生講解常見的觸電事故、安全用電的原則以及發生事故應采取的措施等內容,在PPT 設計的過程中突顯圖文并茂的特點,避免只有文字而帶給學生的視覺疲勞和課堂氛圍的枯燥感,同時可以利用一些動畫和音樂來增添PPT 課件整體的趣味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與安全用電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地了解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以此來培養安全用電的意識,在生活中自覺遵守安全用電的原則,避免事故的發生。這樣不僅會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會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束語:在順應我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下,初中物理教學圍繞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究。只有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兩方面實現創新,初中物理教學才會有所突破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