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力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舊州初級中學,貴州 安順 561000)
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的生生互動必不可少。學生的簡單小問題會在生生互動中得到及時解決。學生還可以充分討論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在這一過程中有效提升自己的化學素養。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小組學生圍繞具體的學習內容展開合作與交流。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重難點知識展開合作與交流。例如,“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一課的重難點是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及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磷在氧氣中燃燒的這一化學反應展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討論。在合作與交流模式下,學生會結合具體的化學反應,總結出最小公倍數配平法及奇數配偶法,還會總結出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與步驟。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化學題目展開合作與交流。例如,下面這道生活化的化學題目:社會生活中經常有不法分子用黃銅冒充黃金,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鑒別某一物品的材質到底是黃金還是黃銅?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要結合自己對金屬材料的了解進行解答,然后總結出最優化的解決策略。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歸納與補充,從而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有效提升化學學習能力。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驗探究。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質的化學結構和化學成分必須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很多化學物質之間的反應也必須以實驗為基礎。所以,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實驗方案設計與實驗操作能力。由于實驗操作涉及多個步驟,教師可以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比如,關于酸堿指示劑的相關實驗,教師可以讓一些學生負責準備酸溶液或堿溶液,一些學生負責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滴入酸溶液和堿溶液中,一些學生負責記錄相應的實驗現象等。最后,小組長匯報整個小組內的實驗活動過程,總結分析結果。
凡事預則立,學生如果沒有在課前展開有效的預習,將會在課堂學習活動中陷入被動局面。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思考時間非常短暫,學生的學習思路往往只能跟隨教師。而在導學案教學模式下,學生會展開深入的課前預習活動,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從而對教師的提問及知識呈現做出積極的回應。這樣,學生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導學案,從而在加強課堂互動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教師要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讓學生列舉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金屬制品,并描述他們在課前展開的相關實驗探究。因為學生在課前進行了一定的思考與探究,所以他們會積極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教師要充分肯定預習效果好的學生,并號召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如果有學生存在預習敷衍了事的情況,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課前預習的督促與引導。每名學生只有都展開了有效的課前預習,才會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更好的自己,課堂教學互動才能更加高效。
恰當的問題能夠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使學生展開積極且深入的思考,進而以較好的狀態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的化學問題。
首先,教師要設計啟發性的化學問題。例如,在“溶液的形成”一課的教學中,在引導學生了解溶液概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眼唇卸妝液和硫酸銅溶液,并引導學生分析這兩種溶液有何不同。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總結道:硫酸銅溶液上下的顏色都是透明的,而且硫酸銅溶液中沒有固體析出,具備一定的穩定性;眼唇卸妝液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即使對其進行劇烈的搖動,經過一段時間后,眼唇卸妝液又會出現明顯的分層。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學生的答案,引導學生概括出溶液的概念。
其次,教師要適時展開追問。學生的思路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出于對課堂時間及教學進度的考慮,會示意答錯的學生坐下,然后直接給出正確答案。至于學生出錯原因及學生是否形成了正確的解題思維,教師沒有做過多考慮。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妨在學生回答錯誤后展開追問,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并做出正確的解答。
最后,教師要設計層次性的問題。例如,在教學“金屬材料”時,教師可以提出簡單的化學問題:銀的導電性比銅好,為什么電線一般用銅制而不用銀制?教師還可以提出難度適宜的化學問題: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的金屬是不是純金屬?教師還可以提出難度稍高的化學問題:合金與純金屬有什么不同?層次性的化學問題能使班級中的每名學生都能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獲得發展。
總而言之,有效的課堂互動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只有師生、生生之間開展有效互動,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導學案教學、小組合作及巧設問題等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經歷知識探究形成過程,切實增強課堂師生及生生互動的有效性,進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