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培群
(江西省上饒中學,江西 上饒 334000)
引言:高中體育課是希望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能。而且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所接觸的體育課程也是不同的。但是體育鍛煉對于青少年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作用,既能提高學生的體質,又平衡了學生身心發展。而對于高中田徑教學來說,田徑運動不僅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而且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組織的功能,能較好地發展學生各項身體素質,是高中生強身健體的首選。所以作為高中主要教學內容之一的田徑,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由于受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而高考中沒有體育的加試項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都在高中階段抓緊對文化課的教學。甚至有的學校認為體育課占據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所以還取消了體育課。這也導致升學壓力較大的高中生,更加忙于文化課的學習,而忽略了對田徑項目的學習。甚至有的學校錯誤地認為田徑課就是跑跑步,并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從而也讓學生對田徑教學產生了很大的曲解。并且不能正確認識田徑教學的重要性。所以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學生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田徑運動的訓練。
新課改倡導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而對于高中的學生,他們更喜歡關注新鮮的領域和新鮮的事物。并且他們的創新意識較強,他們不喜歡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進行高中的學習和生活。針對高中生的這一特點,對于田徑運動來說,尤其是跑步這種更考驗的是學生的耐力的運動,需要學生長久地堅持或者重復。這只會讓高中生對田徑運動感到反感,從而失去了運動的熱情。
在目前高中田徑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經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先慢跑,緊接著做運動熱身,然后進行田徑運動的注意事項的講解。在老師講完以后,學生就開始逐一的進行田徑運動。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所以往往導致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而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多的關于體育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處于被動的地位,被動地進行動作要領的學習,被動地進行技能的訓練,從而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進行田徑運動學習時缺乏主動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進行田徑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工作和學習。而且鍛煉出一個好身體,也是學生應對高考壓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們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讓學校、老師以及家長都能對田徑運動有個正確的認識。而且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老師也要明確地知道體育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讓學生保持健康的體魄。并且也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田徑運動。對于學校來說,要加大對體育鍛煉的重視,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余多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學校在改變觀念的同時,也要加大對田徑課教學的深入,使學生對田徑課的理解范圍不再局限于跑步而已。
很多高中生認為田徑運動項目是枯燥的、無趣的,而且對于一些相關的體育技能,他們也認為沒有掌握的需求。所以往往使學生對田徑教學內容產生厭煩的心理,也提不起練習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為了提高學生進行田徑運動的興趣。老師就要采取合理的訓練方式,從而讓學生正式認識田徑體育鍛煉,并且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實際訓練過程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過程中來。比如,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田徑項目的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通過創設出具有趣味性的、新穎的練習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要根據學生訓練的不同需求,尊重學生的差異。通過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結合學生的自身條件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并且也可以通過小組競爭,讓學生通過互相鼓勵、幫助來完成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既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實現學生的訓練目標。
由于田徑運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田徑教學方式比較落后,教學內容也比較枯燥,因此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入。作為傳統的訓練項目——田徑,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就要不斷地轉變田徑訓練思想,通過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來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并且也可以適當穿插對體育運動發展史以及奧運會的講述,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培養學生進行田徑訓練的興趣。通過老師正確的引導,既保證了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學習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是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所以在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制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而學校也要引起對田徑教學的重視,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并且加大對體育田徑的宣傳力度。從而引起學生對體育田徑的重視,使田徑教學能夠真正為高中生的身體鍛煉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