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梅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第二小學,寧夏 中衛 751800)
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許多教師不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忽視了教學的實質性問題。對于實際問題,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保守,教學方法相對固定,使數學課堂成為單一而保守的課堂。這種教學方法不能促進學生的良好學習,會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導致學生學習態度低落,學習興趣不足,思維不能拓寬,影響解答應用題的學習效果。
許多小學高年級的應用問題都是抽象的,缺乏與生活實際的關聯性。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將原本枯燥的數學題與生活中的數學應用問題相結合。但是,很多教師忽視了這方面的教學改革,只是讓學生盲目地做問題,忽視了問題解決過程的教學,只看重結果,導致學生問題解決方法缺乏新思路,思路沒有得到很好的啟發,影響了學生的后續學習。
其一,教師應要求學生根據關鍵詞,分析主要條件,找出其中的數量關系,如路程、效率、倍數等典型習題中的主要元素,進一步明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再次,為檢驗學生對題目信息的掌握程度,教師應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題目,或用圖形的方式進行轉化,保證學生對題目的解析效果。
其二,教師應要求學生端正態度,專心讀題,在第一遍閱讀后準確抓住其中的關鍵詞,并標記出來,以初步確定問題思考的方向。
其三,教師應要求學生互動交流,分享列式的結果。這樣的反復訓練能提高學生對審題的重視,并促使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審題方法,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中,實際應用的部分占據較大比重。結合應用題指導,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思維,發展知識應用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教師應注重對應用題類型的選擇,結合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積極性。
例1 甲乙兩地相距560 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8 千米,另一輛汽車從乙地開往甲地,每小時行32 千米。兩車從兩地相對開出5 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場景幫助學生還原問題,并結合線段圖的指導,促使學生完成情感與經驗的遷移,完成對問題的解答,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效果。
檢查驗算是提高學生應用題解題準確率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良好解題習慣的重要體現。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指導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學生的知識學習與應用情況,而且要注意學生的行為習慣發展情況,即要求學生進行檢查與驗算,并予以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常見的檢查驗算方法包括:代入法,即把解得的結果當作已知條件代入題目,參與計算,查看結果是否與原來的題目一致;等值法,即找出題目中的不變量,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查看最終得出的數量是否一致;比較法,即把問題結果與已知量做比較,看是否符合題意;另解法,即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查看是否能夠得出相同的結論。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指導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扭轉學生的思維定式,啟發學生在多角度思考中完成解答,并總結歸納典型例題,實現舉一反三。
例2 一個工廠由于采用了新工藝,現在每件產品的成本是37.4 元,比原來降低了15%。原來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教師應要求學生拓寬解題思路,打破思維定式,從多個角度探究解題方案。比如,在教學指導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數量關系直接寫出37.4÷(1-15%)=44 的算式,也可以啟發學生采用設未知數的方式答題。
在解答數學應用題時,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在傳統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對學生解題中出現的錯誤多持否定態度,忽視了錯誤所能體現的問題。這樣的教學評價態度會讓學生對錯題產生抵觸、畏懼心理。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錯題的重要價值,并從課程資源開發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出了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轉變對學生錯題的態度,要求學生做好錯題整理與反思,即準備錯題本,將典型錯題謄抄其上,并寫出錯解與正解,在對比中明確思路的偏差,反思自己解題過程中的問題。學生應定期翻看錯題本,找到學習的薄弱處,加以鞏固。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而且能培養學生反思與歸納的能力,從而激勵學生通過錯題不斷思考、糾正與提升。
綜上所述,數學應用題是指將數學學科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實踐中的題目。在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主要包括數學應用和實際應用兩種類型。前者是基于單獨的數量關系形成的題目,后者是基于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形成的問題。加強對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指導,有利于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促使學生從數學角度思考生活問題,并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但是,從當前高年級學生解應用題的過程與結果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如數學問題缺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生審題不仔細,解題思路相對單一,解題準確率不高,自主反思意識不足等。因此,教師應發揮教學主導作用,提高學生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