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英
(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固瑪鎮小學,新疆 和田地區 845100)
“語言文字”是人類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和別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另也有“一字之差,謬之千里”之說。由此可見,語言文字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從小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責無旁貸。
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包括多個分支,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發展的關系,都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對于語文知識學習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是現代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關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有耐心,充分重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講求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提升學生的語文文字運用能力,這是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通過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綜合能力,進而夯實語文學習基礎,為學生升入高年級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寬松且愉悅的教學氛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語文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用賞識眼光去看待小學生,真誠、真心的對待每一位學生,通過表揚和嘉獎來推動學生不斷進步,進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針對性。以課堂提問為例,語文教學中很多問題沒有固定答案,學生回答過程中雖然和預想有差別,如果學生的回答富有創造性的話,教師一定要給予肯定和支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比如在《木笛》課文教學中,盡管學生了解到朱丹為什么不演奏樂曲,但是卻無法深入地去理解作者內心真情實感,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去想象雪夜里的主人公吹奏木笛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去總結朱丹的內心感受,由此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還使小學生樹立起愛國情懷,實現了情境教學目標,為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現實情境的展示,能夠提升學生代入感和參與度,讓學生進入語文知識當中。
從學生層面來講,理解能力十分重要,通過教育創新,能夠提升學生的感知理解能力,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就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也是不現實的。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貫穿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并以此為導向,積極開展教學內容的優化和改革,完善傳統教學形式,幫助小學生建立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夯實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時候,也應該重點強化目標導向,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凡是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教學形式,都應該納入到考慮范圍之內,不能因循守舊,一味的按照之前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活動。比如說,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文字的掌握能力較強,但是對于其語境和內涵缺乏足夠的感知,通過引導引導學生,為學生進行語言文字深入講解,有助于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感知能力,實現教育目標。
以作文教學為例,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想一篇文章吸引人的眼球,只有題目亮眼才能引人關注,若想使文章清新脫俗,可直接借鑒和材料主題相稱的詩詞名句作為標題,讓學生通過逐步的模仿,提升對于仿寫材料的綜合感知能力,久而久之,將所仿寫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此外,還可使用不同修辭表現手法來呈現標題,比如在寫觀察日記的寫作訓練中,有的學生便以“那年花開”“故鄉的云”等為題,以歌曲名稱和有意境的話語來做題。
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并非僅僅局限于課堂,應該延伸到課外,滲透于日常生活中。“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運用起語言文字來才會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因此從一年級開始,我便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分時間段推薦背誦經典美文,同時還創建了班級圖書角,鼓勵學生勤讀書,多積累。我還開展各種讀書活動,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背誦美文佳句等。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班級進行了“摘取閱讀之星”,評“讀書好少年”“智多星”等比賽活動,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動力,而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一系列讀書活動中也得到很好的鍛煉。為了激勵學生能把課內外積累的好詞佳句運用起來,在我班寫作批改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能用上本冊書中新學的詞語或課外積累的好詞語,尤其是成語、四字詞,每個加5 分,一篇文章如果少于四個成語或四字詞則不合格。為此,很多同學使出渾身解數,雖然一開始有的同學難免因為不達標而要返工,可學生依然不亦樂乎。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同學們運用詞語的能力越來越強,作文也越來越生動。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十分重要,因為這將有助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滿足了新課改和時代發展的需求。巧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之一,但它絕非立竿見影,也絕不能強硬灌輸,而是需要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積累,慢慢提高。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給學生們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以生為本,提升學生們的語言文字感知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進而全面強化小學生整體語言文字運用能力,